饮用水污染再受重视 净饮机能否接管未来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7-18 09:26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7-18 09: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一起疑似诺如病毒感染事件再次引起大众对饮用水污染状况的重视。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也逐步在升高,但市政供水管网这种大型基础建设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是比较慢的,而且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程度也不允许升级工程在未经验证的情况下随意启动。

但这就给一些居民饮用水带来一些隐患。因我国部分老城区的供水管线已接近寿命极限,今年来饮用水污染情况时有发生。类似“饮用水污染的原因和途径”这样的话题也被列入预防医学的题库中成为医学生和疾控工作者们常年温习的课题。

事实上不仅水污染状况常有发生,诺如病毒也并非什么洪水猛兽。台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毛鑫礼就曾在几年前对此进行过科普,诺如病毒在临床医学上是一种常见病毒,其特性时耐寒但不耐热,高温和适量氯气即可彻底杀灭。那么为何还会时常有诺如病毒感染事件发生呢?

这就要从源头饮用水污染说起,常规饮用水污染的源头一般为水源、制水和供水三个途径。在水处理和水净化比较发达的今天,水源和制水环节的污染已经控制的非常好了,但供水管道二次污染一直是一个不小的隐患,除此之外自来水入户后也存在被二次污染的可能。

老人们始终保持着烧水喝的习惯,反而年轻人成为了被污染侵害的感染高发人群,究其缘由是图省事直接饮用自来水或者使用了质量不过关或虚假宣传的净水设备。一直在水净化一线的意大利莱卡就向我们展示过不同净水设备的不同净水效果。其中最为稳妥的仍然是高温加热,而单滤芯的滤水壶则是重灾区,滤水壶的净化能力仅针对泥沙、大颗粒杂质及余氯有显著作用,而对水中病菌这无能为力。在我们走访中发现,很多年轻人恰恰是听信了一些虚假宣传,把滤水壶当做净水壶使用,才罹患各种疾病。

那么正确的使用姿势是什么样的呢?事实上,通过一整套供水系统,进入我们家中的水源是不可以直接饮用的,供水管道因年久产生的二次污染包含了重金属、铁锈和未成功过滤的泥沙,为杀灭病菌,过量的余氯也对健康没有益处。这些物质在烧水的过程中有些会挥发,有些则会化合沉淀,沉淀物质就被称为水垢。水垢的存在不仅影响口感,对身体同样没有好处,如长期饮用或水垢比较重的区域还会增加身体的负担。

如果在过滤的基础上再烧热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莱卡的实验人员为我们进行了多级过滤和烧煮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滤水壶都可以做到大颗粒和余氯的过滤,但想要得到一杯健康安全的水就要对微生物下手了。采用微生物阻断滤芯进行过滤和烧水都能够有效杀灭这些微生物,从而得到一杯健康的好水,两者的区别只是年轻喜欢的常温直饮水还是老人喜欢的白开水。市面也有一些厂商会将两种过滤和加热设计到一台机器上,这样的设备就叫做净饮机。

对于错把滤水壶当净水壶的年轻人,也应注意二者的区别,与净饮机类似的,是否属于净水壶也要判断是否有过滤病菌的功能,直饮净水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微生物阻断滤芯,能有效过滤病菌,达到直饮标准。尤其针对北方水垢比较严重的区域和南方台风经常侵袭的区域,更应注重过滤这个环节,不能只依靠烧水来解决饮用水中的所有问题。

生活中有些污染是可见的,而供水管道的二次污染是不可见的,没有经过有效净化的水,自然染疾隐患就陡然上升了。通过对大众和市场的走访我们了解到,净饮机和直饮净水壶目前还没有完全普及,生产厂商只有意大利莱卡为主的为数不多的几家,资源的错配可见一斑。

政府的努力没有停止,但大众的认知也应有足够的提升。希望饮用水污染的事件能给大众敲响警钟,在饮用水问题上,也能参与到政府的改造和质量提升中来,通过新科技的引入和利用与政府服务形成互补,来保障自己生活的权益。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