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的百度大脑正在“高频”升级

来源:中国网科学    2019-08-06 11:02
来源: 中国网科学
2019-08-06 11: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PC年代,鼠标键盘是电脑标配,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是标配,那到了未来呢?设备已经不再重要,最重要的人。人只需要用最自然的语音、视线等方式,就能跟所有智能设备互联。李彦宏所说的“AI思维”,正在改写世界。

最近,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宣布了“百度大脑”要再次升级。这个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在升级之前就已经向社会开放了数以百计的人工智能技术,当中众多技术还是以开源的方式开放,实现了人们“不用重复发明车轮”,就能利用百度的AI开发各种落地应用。前几天,百度大脑正式升级后变得更为强大了,新开放与升级的产品能力一共多达22项,其中多项技术都是与人的自然交互方式有密切关系的。

例如作为百度大脑开放AI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度大脑语言与知识技术目前可提供超过30项技术工具。百度大脑工业级NLP开源工具与预训练模型集PaddleNLP,具备中文词法分析、文本情感分类等10项NLP应用任务。这些技术带来的好处是,现在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已经能听懂人话,并且在一次唤醒之后能与人进行多轮对话,未来,百度AI语音助手还有望听懂“话外音”,从语气、用词等角度,了解说话人的情感跟情绪了。在今年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曾经与大会主持人、AI智能助手小度进行了多轮对话,不用一次次地唤醒小度,也许在未来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小度还会读懂AI先生李彦宏的心,关心他的情绪呢。

另外,百度大脑的强大“脑力”,还让其升级成了不需要休息的记者、编辑和作家。百度在2018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发布了智能创作平台,并在今年4月完成能力全面开放的智能创作平台1.0。短短3个月之后,智能创作平台就在李彦宏现身的AI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升级到了2.0版本。内容创作者能借助智能创作平台,简化日常工作,更可以使用各种智能服务,提升自己内容产出的质量与形式。

比如说,智能创作平台2.0包括有热点发现、热词分析、用词润色、标题生成、多模态创作、文本审核、文章分类、文章标签等8大领先技术能力,如果说这些能力都是基于“编辑”与“校对”的文本润色和提升,智能创作平台更具有领先性的就是智能题材,成为作家的秘书。在创作前,智能创作平台可以根据舆论热点发现与热词分析来辅助作者选择题材激发作者的灵感;在创作过程中,标题自动生成、事件脉络梳理等功能会为作者推荐适合的创作素材;在创作完成后,智能创作平台还能自动提炼文本的类型与摘要,使内容的发布更加精准。

以上AI应用,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术阶段,也已经成为了现实。李彦宏的AI团队开发出了基于百度大脑NLP的情感倾向分析功能与评论观点抽取功能,百度的合作伙伴国美也上线了“服务评分智能化解决方案”,可自动分析用户评论并自动跟进处理负面问题,智能方案上线之后,处理率从60%飙升至100%,售后人员的差评反馈也整体降低了7%。

百度大脑在升级平台的同时,也推出了三款全新的硬件方案,且均已在百度AI市场上线。可以说,百度大脑在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最新技术突破与开放布局,已经能让社会摆脱“设备”的限制,真正迈入了自然交互的时代。

(陈蕊)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