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机器人魏然:是机器还是机器人,关键在情感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8-12 16:14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8-12 16: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各种形形色色的机器人产品,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中。但不管是陪孩子学习的机器人,还是工业级的医疗、商用机器人,虽然会简单对话,但它们普遍透露出冰冷和僵硬的感觉,在人们眼中,机器,毕竟是机器。

赋予机器“灵魂”

小胖机器人CEO魏然认为,有没有情感操作系统,是机器和机器人的本质区别。如果没有情感,即使自动化程度再高,它也是机器,而不能叫做机器人。

然而,为机器人赋予情感,是全行业亟需攻克的难题。

魏然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源于小胖机器人在情感操作系统上的突破。最近,小胖机器人情感操作系统技术荣登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德国Springer-Verlag(斯普林格)出版《Journalof BIONIC ENGINEERING》(仿生学报)的封面论文,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肯定。“自动机器是完全执行,而机器人加入了人的情感属性、社交属性,有情绪、情感的表达等,但同时,这又是健康的AI,可控的AI。”

  情感模式需要进阶

魏然介绍说,在过去四年时间,小胖机器人做了大量研发与验证,虽然情感操作系统得到了外界的好评,但魏然并不满足,他认为小胖机器人在情感操作系统目前仍处在1.0阶段——即能模拟人的表达,会哭、会笑,会卖萌,甚至有了读懂人类情绪的初级能力,并做出相应的喜怒哀乐的表达,但总的来说,比狗的智力要弱。他预计,十年之内,情感操作系统能做到3.0阶段。

芯片是未来发展战略重点

在接受采访时,魏然表示将来还要往芯片方向拓展,

只有在技术上有所创新,才能改善国产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小胖机器人的初心是希望能为中国的普及教育添砖加瓦,在指导协助孩子编程课程的同时,也能帮小朋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他看来,“情感操作系统将成为平台性的通用技术,每个机器人都需要。”未来,当机器人真正有了‘人’的情感,有了像人一样的个性,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将不可估量,无论如何,最终决定机器人使用的——是使用者人类自己!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