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强:敢为人先,做新催化材料科技创新的开拓者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8-14 16: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探索光催化技术和海洋抗腐蚀防护领域交叉学科的道路上,于建强曾是十分孤独的。把光催化材料运用到海洋腐蚀和防污上,在多数科学家看来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于建强却坚持了10余年。从主持建立青岛大学工业催化二级学科并推动建立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专注研究生和博士后高端人才的培养,到带领课题组完成一系列前沿的项目研究、促进产业化成果推广,于建强用实际行动向行业证明了光催化材料在海洋抗腐蚀和防污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为新催化材料领域的科研建设打开了新的突破口,同时也为该交叉学科人才队伍的扩充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这过程中,于建强展现出了一名知名科学家应当具备的坚韧执着的精神气质和极高的科研觉悟。在他的带领下,青岛大学绿色化学与工业催化团队在多孔性材料,如分子筛、多孔碳以及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的可控制备及其在清洁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授权国家专利3项,开展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纳米管复合Bi-M-O薄膜光电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质研究”及“具有海洋阴极保护与防污双重功能的光催化薄膜的研制及性能研究”,为尖端光催化薄膜和光电极的研发贡献了开创性的技术手段。与此同时,为攻破多级孔分子筛材料、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绿色合成工艺、以及空气净化催化材料等学术难题,他们团队进行了竭力攻关,逐一进行了“二甲醚合成低碳烯烃SAPO-18催化剂的中试研究”、“生化-光催化组合工艺净化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等重要项目,弥补了传统技术中高污染、催化效率低、稳定性差等缺陷,为催化技术在绿色化学和清洁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铺平道路。近年来,鉴于于建强为新催化材料科技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山东省和威海市教育厅分别授予他科学技术二等奖,极大鼓舞了同领域专家。

在紧锣密鼓的实验、教学指导工作之余,于建强还擅于将实践经验转化成理论成果。迄今为止,他已经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100余篇,创造了单篇论文最高引用400次的记录。这些论文论点新颖、阐释角度独特,引发了业内专家的高度关注。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知名杂志纷纷慕名邀请于建强担任审稿专家,于教授的审稿工作为杂志学术品质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6年,于建强实现了科研事业上的又一次飞跃——创立青岛强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以此为依托全面推广光催化方面的技术成果,产生了强烈的市场反响。在光催化材料环境净化方面,于建强团队的自主创新产品已经在医院、学校和养老院等室内空气净化、抗菌以及室外自清洁领域得到实际应用。他表示,光催化材料在海洋抗腐蚀、防生物污损以及潜艇等密闭空间空气净化的应用正在全力推进中,另外公司也加大了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绿色催化合成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目前已成功研发了一款新型的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合成电解液溶剂的新工艺。

这些年来,通过于建强的努力,中国新催化材料领域尤其是光催化技术的进步迈上了新台阶,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相关行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青岛大学工业催化学科也在他的领导下快速发展起来,汇聚了一大批科技精英。一路走来,于建强披荆斩棘,为一个崭新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付出了巨大心血。(文/付铭远)

(付铭远)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