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首次实时捕捉到小行星变色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团队近日发现了“戏剧性”一幕,利用红外望远镜及光谱仪等设备,观测到太阳系内一颗小行星从红色变成蓝色的过程。大多数彗星由冰和其他冰冻物质组成,当它们靠近太阳时,构成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蒸发,并反射太阳光形成“尾巴”。

美科学家首次实时捕捉到小行星变色

来源: 新华网
2019-09-04 10: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团队近日发现了“戏剧性”一幕,利用红外望远镜及光谱仪等设备,观测到太阳系内一颗小行星从红色变成蓝色的过程。这是科学家首次实时捕捉到小行星变色。

“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参与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博士后迈克尔·马塞特说,团队“目睹”了这颗小行星在太空中“脱掉”表面微红色尘埃、露出下面新鲜蓝色层的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

这颗名为“6478 高尔特”的小行星1988年首次被发现,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间的小行星带,直径约4公里。科学家本来认为它是一颗普通太空岩石,直到今年初发现它是一颗极罕见的“活跃”小行星。美国航天局哈勃太空望远镜等多个设备观测显示,“6478 高尔特”拖着一长一短两条尾巴,看上去类似彗星。

研究人员认为,这两条尾巴是“6478 高尔特”喷射到太空中的尘埃。在小行星带内数十万颗成员中,像“6478 高尔特”这样保持“活跃”的仅有约20颗。为了弄清原因,团队利用美国航天局设在夏威夷的红外望远镜对它观测了两个晚上,并利用高精度光谱仪对观测结果进行分光。

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颗小行星在观测过程中改变了颜色,从红色变为蓝色。观测还确认,“6478 高尔特”是岩态小行星,表面主要由硅酸盐组成,这表明它的尾巴形成机制与彗星完全不同。

大多数彗星由冰和其他冰冻物质组成,当它们靠近太阳时,构成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蒸发,并反射太阳光形成“尾巴”。

研究人员解释说,他们可能看到“6478 高尔特”将表面尘埃喷射到太空中的过程。表面尘埃层经太阳数百万年照射变成红色,而露出的内层因接受辐射较少呈现蓝色。他们认为,“6478 高尔特”变色以及形成尾巴都源于同样的机制,即太阳光和释放热量对小行星产生的推动力使它快速旋转,估计它自转周期约为两小时,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表面尘埃层剥离。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