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操作系统应用拉近城市、产业与人的距离

近日,科技部公示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名单,此次公示的11个“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集中于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关键技术,京东“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入列其中。

数字化操作系统应用拉近城市、产业与人的距离

来源: 东方网
2019-12-03 21: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科技部公示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名单,此次公示的11个“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集中于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关键技术,京东“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入列其中。

数字化操作系统应用拉近城市、产业与人的距离

作为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城市边界逐渐模糊,城市职能不断扩大,而相应的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并未一同跟进,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实际上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窃以为,之前的数字化更多意义上指数据的转化工作,形成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结合,而现阶段的数字化是数据的整合和运用,意味着现实和虚拟世界的融合。

此次雄安数字化城市建设,我们看到,数据的基础依然是大头,双方将合力打造一个全球领先的城市大数据底层平台,这是一个基于大数据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开放式智能城市大数据平台--块数据平台。而在此基础上,一个新颖的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概念被反复提及,这就是应用数据的工具,这套操作系统赋予了机器城市运转的思维,雄安将通过该操作系统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开发出市民熟知的信用城市、智能停车、智能园区等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

那么,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想最首要的是联通与共享,大数据时代,数据爆炸式的增长给予了我们充分的研究资料,而数字化操作系统通过实现数据和技术应用在多产业、多链条的网状串联和协同,化个体分析为总体研究,直接改变城市未来研究的基本范式。数据的集聚意味着研究范围的延伸,通过对数据的总揽,从数个关系的研究跨向百个、千个的关系研究。

这也是京东数科CEO陈生强所讲的用共建共享替代自我封闭。城市层面的数据集聚意味着城市的通讯、人口流动、环境建设、结构层次甚至是土地利用状况都将在一个维度铺开,这对于城市内部关系研究以及城市政策规划建议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还意味着产业流程和决策机制的改变。我举一个定制化的例子来说明,上海市曾推出的智能公交,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口的出行习惯,从而设计公交线路。定制意味着决策不再是供给到需求,而是需求到供给。而其更深的意义在于赋予了城市建设的可变性,数字化城市建设,特别是定制化操作系统的到来让我们告别了一种定式的城市建设,使城市建设具有了在异质发展的可能性。雄安数字化城市建设畅想中有这样的场景:高铁站人流量过大如何解决,传统的解决办法倾向于开通更多高铁线路,但实际上,某地人流过大与整个交通体系的建设关系密切,与其通过增设、扩建,不如从全渠道来进行疏散。而这背后的理论意义表现为以数据和技术为最大公约数,重塑产业流程和决策机制,实现产业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结构的改变。

实际上,到此为止,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城市运行方式。现在我们总讲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而传统城市研究更多还是使用物质空间决定论,通过实证计量得出城市应该如何发展的结论,而并没有重视人的能动性,数据运用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而人本就体现在一条条微观数据当中,人本的城市规划正对应了产业上常说的数据指挥生产,也就是在城市发展中,居民成了中心,供给关系成为了链接关系。

智能城市操作系统仅是数字化操作系统的一个子系,但其反映的操作系统内核逻辑是所有操作系统共享的。那便是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打通线上线下通道,通过共建共享的数据串联方式形成数据指导发展的基本处理流程。可以看到,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对于城市发展意味着有效的改变僵化的发展模式,而这还仅是数字化操作系统的一个应用,未来,数据将建立起一个与现实孪生的世界,拉近的不再仅是城市的距离,更是产业与人心的距离。(盘和林)

(盘和林)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