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云南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云南建投)公布与阿里钉钉联合打造的“农民工实名制”数字化平台半年进展。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个由建筑企业发起打造的全链路劳务数字化平台。
自2019年6月初步上线以来,钉钉农民工实名制已覆盖云南建投集团公司下属22家子公司,涵盖房建、水利、公路、桥梁、安装等类型施工项目,超过35000名农民工基于系统进行实名信息认证与工时考勤,工人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建筑项目的信息、安全检查,工地的入场管理、现场管理等等都通过钉钉完成。
(云南建投农民工实名制大屏,所有项目工地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生产检查等数据一目了然)
用钉钉,一个数据面板调度公司运转
云南建投2018开始使用钉钉,依托钉钉组织在线、沟通在线、协同在线、业务在线等能力,及软硬一体的特性,对公司沟通协同的效率提升、经营管理的优化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
云南建投第二安装工程公司总经理崔永志认为,钉钉沟通协同的扁平化、高效性,是建筑公司和集团型企业急需的。更重要的是,钉钉是一个平台级的应用,具备强大的开放能力,公司的人力、行政、安全、技术、物资、财务、信息中心等各业务部门的管理需求均在钉钉上满足,有效改变过去各业务部门分散业务系统带来的业务孤岛、数据孤岛的问题。
(云南建投第二安装工程公司总经理 崔永志)
基于此,公司依托钉钉平台建立起综合数据决策平台,打造管理驾驶舱,一个数据面板可以及时看到所有内部经营数据,帮助管理进行管理决策。
(云南建投管理驾驶舱,财务、合同、库存、人力、现场管理等数据一个面板看完)
“未来最大的财富是数据,是真实有效、及时准确、安全的数据。建筑企业的核心数据均聚集在工地上,无论是项目信息,还是人财物事信息,因此建立数据决策平台是新时代建筑企业发展的核心抓手。”
从管理驾驶舱到农民工实名制
2019年3月1日,住建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要求,建筑企业所招用建筑工人的从业、培训、技能和权益保障等都将以真实身份信息认证方式进行综合管理。
“建筑工人实名制,是保障农民工人权益及遏制务工人员欠薪拖薪等问题的有效措施。”云南建投第二安装工程公司董事长顾永茂介绍。据悉,《办法》印发后,全国各省市住建部门相继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广大头部建筑企业积极响应。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平台成为各省市共同选择的举措。
“政府建立完善的实名制管理平台、建筑工人需要实名认证,、筑工地必须进行电子打卡,这是目前建筑工人实名制落实的三项主要措施,而钉钉在后面两项上具有天然优势。”崔永志认为。
钉钉通过实名认证,结合钉钉生物识别的智能办公硬件,以软硬一体的方式实现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实名制管理;同时基于平台级应用的开放性,可以开发行业应用、专属应用,以及与住建部、云南省住建厅的的建筑工人实名制数据库联动。
(施工工地现场,工人通过钉钉智能前台M2进行人脸识别)
打破不透明,为农民工工资护航
解决农民工被拖欠薪资问题,历来是我国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而在传统农民工劳务关系链条中,不透明是很多劳务纠纷的根源。崔永志介绍,整个建筑链条,包含总承包方、分承包方、劳务公司、包工头、小组长、建筑工人等等角色,中间链条存在很大的灰度空间,因此工人处在非常弱势的环境中,建筑企业也深受其害。
比如工人的工时没有衡量和记录,也接触不到自己的劳务合同,无法衡量劳务信息,以至于劳资纠纷时缺少辩证依据;建筑公司只能看到从包工头一层层报上来的用工数据,无法把握真实情况,也无法判别工资是否发到工人手中。
现在,以钉钉为基础平台,打通身份证信息与脸部考勤数据,实现建筑工人、建筑工地以及劳务关系的在线。项目信息、进场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生产检查等生成项目档案,农民工人基础身份信息、劳务合同、考勤工时数据、应发工资等形成农民工花名册,所有信息在线化,透明可见可查。
(钉钉上自动生成农民工应发工资报表,对接到银行发放工资)
“现在,进场必须实名认证,并与合法注册公司签订劳务合同,这有效制约了传统劳务关系中包工头制的用工方式,让工人能够真实把握自己的应发工资,建筑企业也能够了解到实发工资。”
据介绍,生态在线将是公司信息化、数字化的重点,包含下游供应商和农民工人的在线。下游供应商的在线,将帮助公司更精细化的管理;同时农民工人的在线,将在解决欠薪、拖薪等问题后,进一步帮助农民工打破职业上升的天花板。
崔永志举例,比如为农民工人建立劳务档案,有了这种数字简历之后,工人的项目经历、擅长技能可以形成积累,为向产业工人、技术工种转型提供参照。这才是数字化带给农民工人的价值,才能为这一群体的发展带来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