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专家:对沙漠蝗应做好实时监测应对准备

针对非洲暴发沙漠蝗灾以及对我国可能产生影响一事,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17日表示,沙漠蝗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可能性极小,但如果境外沙漠蝗得不到控制,夏季进入我国境内的概率将升高。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分享灾情情报,协同防控;研究进入我国的可能迁飞路线、落点区域、发生规律和防控方法。

中国农科院专家:对沙漠蝗应做好实时监测应对准备

来源: 新华网
2020-02-17 17: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中国农科院专家:对沙漠蝗应做好实时监测应对准备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董峻)针对非洲暴发沙漠蝗灾以及对我国可能产生影响一事,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17日表示,沙漠蝗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可能性极小,但如果境外沙漠蝗得不到控制,夏季进入我国境内的概率将升高。

沙漠蝗虫被认为是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之一,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公里,存活时间3个月左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警告称,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境内沙漠蝗虫数量已达到约3600亿只,“非洲之角”的粮食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今春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越冬蝗卵孵化,扩散为害区域可到达缅甸西南部。

张泽华说,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边境接壤区域为沙漠蝗扩散区,由于环境、气候、食物的局限,对我国境内农业生产威胁不大,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的可能性极小。

据他介绍,我国有1000多种蝗虫分布,可形成灾害的蝗虫有50多种,曾对我国粮食生产和草原区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成熟的蝗灾防控应对机制,建立了国家四级蝗虫监测预警系统和蝗灾绿色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

张泽华同时表示,5月份为沙漠蝗成虫期,如果印度洋西南季风异常强劲,在700百帕高度翻越横断山脉机会将会大增,迁飞进入我国云南境内可能性较大。如果境外蝗情得不到控制、灾害持续暴发,6、7月下一代成虫在西风急流与印度洋西南季风共同作用下进入我国境内概率将升高。

张泽华等植保专家提出,有关部门应协调不同省区统防统治,在可能迁入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做好药剂和施药设备储备。同时,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分享灾情情报,协同防控;研究进入我国的可能迁飞路线、落点区域、发生规律和防控方法。

(董峻)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