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共享经济:短期有“冲击”有“刺激” 长期看“危”中藏“机”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3月4日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报告在全面反映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影响。

疫情下的共享经济:短期有“冲击”有“刺激” 长期看“危”中藏“机”

来源:新华网    2020-03-04 13:31
来源: 新华网
2020-03-04 13: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凌纪伟)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3月4日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报告在全面反映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影响。

报告显示,2019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生活服务、生产能力、知识技能三个领域共享经济交易规模位居前三。从发展速度来看,共享住宿、知识技能、共享医疗三个领域增长最快。

报告认为,2019年是我国共享经济深度调整的一年。共享经济领域的直接融资规模较上年出现明显下降,正从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模式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模式加速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对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产生了巨大影响。报告认为,短期来看,疫情对共享经济不同领域既有“冲击”也有“刺激”。受冲击最大的是共享住宿、交通出行、家政服务等线上线下融合程度高且必须通过线下活动完成整个交易闭环的领域;共享医疗、教育、外卖餐饮等领域,得益于消费活动向线上的迁移,平台用户数量和交易量猛增,出现了与大势逆行的小高峰。长期来看,共享经济发展“危”中藏“机”:抗疫期间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深化,人们的在线消费习惯得到进一步培养,作为共享制造重要基础的产业互联网发展面临新契机,“抗疫与发展并重”的客观需要倒逼新业态领域制度创新加速。

报告预测,2020年共享经济增速将因疫情影响而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预计在8-10%之间;2021年和2022年增速将有较大回升,预计未来三年间年均复合增速将保持在10%-15%区间。

(凌纪伟)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