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可借助纳米材料“烧死”狂犬病毒

利用近红外光照射感染小鼠的脑部后,在纳米金棒表面产生局部高温,“烧死”感染病毒的细胞,最终清除脑内的病毒,该方法称之为“光热疗法”。在小鼠模型上,该光热疗法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后续临床治疗狂犬病提供了新思路。基于纳米金棒的光热疗法在小鼠模型上治疗狂犬病的示意图

研究发现可借助纳米材料“烧死”狂犬病毒

来源:科技日报    2021-01-25 17:45
来源: 科技日报
2021-01-25 17: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任梅渗

1月25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凌教授团队联合该校理学院韩鹤友教授开发了一种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光热治疗方法,并在狂犬病小鼠模型上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狂犬病毒及其他嗜神经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路径。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人畜共患病。该病分布于全球150余个国家,每年造成6万多人死亡,一旦发病后死亡率接近100%,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在该研究中,赵凌教授团队首先筛选了一个能够特异性结合狂犬病毒表面糖蛋白的适配体,并将该适配体结合在一个外形和大小接近狂犬病毒的纳米金棒表面。该金纳米棒在静脉注射后能够有效穿越小鼠血脑屏障入脑,并且靶向性结合于狂犬病毒感染的神经细胞。利用近红外光照射感染小鼠的脑部后,在纳米金棒表面产生局部高温,“烧死”感染病毒的细胞,最终清除脑内的病毒,该方法称之为“光热疗法”。

研究人员分别在感染狂犬病毒后的第3天、第6天和第9天对小鼠进行了每次5分钟的光热疗法,结果显示治疗组中有60%小鼠能够存活,并且在21天之后恢复到正常小鼠的健康水平,而未治疗组小鼠在感染病毒后8至12天内全部死亡。在小鼠模型上,该光热疗法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后续临床治疗狂犬病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纳米金棒的光热疗法在小鼠模型上治疗狂犬病的示意图

(刘志伟)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