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在对我国野生荞麦资源摸底调查研究中,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现了蓼科荞麦属一个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长花柱野生荞麦(Fagopyrum longistylum M. Zhou &Y. Tang)。该种的发现为荞麦产量育种和荞麦属起源驯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也为植物花型进化和自交亲和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来源:科技日报    2021-02-02 16:36
来源: 科技日报
2021-02-02 16: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日报北京2月2日电(记者瞿剑)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在对我国野生荞麦资源摸底调查研究中,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现了蓼科荞麦属一个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长花柱野生荞麦(Fagopyrum longistylum M. Zhou &Y. Tang)。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发表于《植物分类(PHYTOTAXA)》。

长花柱野生荞麦模式图和原生境图

团队负责人、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周美亮介绍,荞麦属植物起源于我国,目前报道有21个种。其中栽培种甜荞和苦荞已从我国传播至世界各地,其余种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西南高海拔地势险峻山区及金沙江流域。野生荞麦蕴含丰富的基因资源,对栽培荞麦的育种改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近年来,周美亮带领团队连续多年对西部多个省份开展野生荞麦资源搜集和调查,累计行程达5万余公里,总计收集20余个种1069份野生荞麦种及栽培种野生类型材料,并采集了第一手图片和标本资料,摸清了我国野生荞麦资源分布的范围和丰度。长花柱野生荞麦就是在此过程中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境内发现的一个荞麦属新种。该种于野外发现时,其植株上的花全部为长花柱类型花(雌蕊显著长于雄蕊),未发现有短花柱花。2018-2020年间,在北京、成都和凉山三个试验场分别进行严格单株隔离,观察其授粉和结实情况,表明是完全自花授粉,结实情况正常。对后代的植株形态和花进行观察,其形态特征与野外生长完全一致,遗传性状十分稳定。根据其形态特征,命名为荞麦属第22个种长花柱野生荞麦。

  长花柱野生荞麦花和种子的形态

据悉,迄今为止,荞麦属植物所有种类的花以二种类型为主,一种为二型花(花柱异长),为异花授粉自交不亲和;另一种类型为同型花(花柱等长),为自花授粉自交亲和。目前的21个种中有13个是二型花,8个是同型花。此次发现的长花柱野生荞麦是异型花柱中唯一的单型花荞麦种,即仅有长花柱(短雄蕊)型花,而且自交亲和,打破了传统上对荞麦属花型的认知。该种的发现为荞麦产量育种和荞麦属起源驯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也为植物花型进化和自交亲和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瞿剑)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