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远镜确认有史以来最大彗星

来源:科技日报    2022-04-15 10:21
来源: 科技日报
2022-04-15 10: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日报北京4月14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2日表示,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彗星。据估计,这颗名为C/2014 UN271的巨大彗星的彗核直径超过129公里。仅仅是彗核就比其它彗星大50倍,其质量约500万亿吨,是典型彗星质量的10万倍。

该团队的分析还揭示了彗星冰核的颜色。

由于彗星的核心只反射了大约3%的光线,因此这使得彗核“比煤还黑”。该研究的合著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行星科学教授大卫·杰维特在一份声明中说。

这颗正从太阳系边缘以每小时35000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飞来。现在,它距离地球约30亿公里。但研究人员表示无需担心,它距离太阳的距离永远不会超过16亿公里,预计在2031年左右到达近日点,但对地球不会构成威胁。

这颗彗星由天文学家佩德罗·贝尔纳迪内利和加里·伯恩斯坦于2010年首次发现。当时,它距离太阳约48亿公里,大约相当于地球到海王星的平均距离。从那时起,科学家们开始了对这颗彗星的研究。然而,直到今年1月8日,哈勃望远镜拍摄了这颗彗星的5张照片,研究人员才能够准确地确定其大小。

12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快报》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概述了彗星的尺寸测量结果。

科学家们认为这颗彗星来源于奥尔特云。奥尔特云是太阳系最遥远的区域,那里存在大量彗星。人们认为,位于这片巨大的扩散云中的彗星离太阳更近,但由于与太阳系新生的巨行星之间的引力作用,彗星被抛出了更远的地方。除非另一个引力推动着彗星朝地球运行,否则彗星就永远“流浪”在远方。

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由冰和尘埃构成的大型物体,它们最令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其在经过恒星附近时留下的长而流动的轨迹。有时这些“尾巴”可以从地球上看到,也为天文爱好者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天文学家尤其对远距离彗星感兴趣,因为它们被认为是早期太阳系中最原始的残骸。在它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它们都存在于太阳系外的低温环境中。

尽管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很少,但一些如此遥远的彗星仍然“活跃”,它们释放出气体云或其他增加亮度的物质,其原因仍未知。而像C/2014 UN271这样的彗星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来了解更多关于这些遥远的冰冷天体的信息。

(张佳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