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26日,以“开放科学背景下的开源教育”为主题的2023中关村论坛——世界开源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论坛旨在进一步加深对开放科学理念下开源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探讨国内外开源人才培养、开源技术创新应用与产教融合的典型做法,弘扬开源理念与开源精神,厚植开源开放文化沃土。什么是开源?科协对营造开源生态将起到什么作用?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
凌文表示,现在的开源,已经不是原来的单纯把源代码程序像所谓公开的含义,它更多的是指一个创新的方式。那就是开源是指全社会的科研人员进行合作,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教育各个领域全面的开放合作。
其中科学开源指的是对科学发现的成果,大家最大程度的共享。技术开源是指在某些领域需要我们合作的领域,那各种技术诀窍、窍门、程序大家也是在一起共享。工程开源就更为广泛,在工程领域把你的图纸、你的计算、你的主要功能向全社会去开放。那么最后就是教育的开源,教育开源是指我们希望把全社会的科学、技术、工程领域最普遍的最应该为大众所接受的知识向教育界开放。
因此开源从广义上来说,是最大程度的开放和共享,开放是过程,共享是成果。
开源的意义就在于无论是科学、技术和工程,第一是广为人知,第二是节约成本,第三是提高效率,最后一个是让我们少犯错误。
凌文认为,科协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之家,应该做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个是科协一定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开源的生态,让所有的全社会的科技工作者大家都愿意开源,主动开源,愿意合作,愿意共享,为全人类去做贡献。
第二我们要循序渐进的从现在的科研体制逐步向开源科研体制去过渡。比如说现在我们可以把科研分成这样几类,第一类是一定要开源的,比如说像我们的人类的基因组、比如说像全世界的气候变化、碳的迁移规律,这些应该是指定的,一定要开源。那第二类是我们鼓励开源,就是有一些领域,我们强烈呼吁科技工作者要主动的开源进行合作。当然还有一些领域商业利益比较多,这个时候要按照市场经济、市场科研的规律去让他自主的开源。
第三就是我们的科技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的群体、学会、组织、单位、科研院所,要让这些社会群体更广泛的了解开源的必要性。
策划:战钊
记者:张佳兴 林佳欣 宋雅娟
制作: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张佳兴 林佳欣 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