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交通枢纽关键工程慈利隧道双线贯通

全长78.9公里的炉慈高速公路起于湘鄂两省交界处的炉红山,终于张家界慈利县西,是G59呼和浩特—北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地处川湘鄂凹陷地带,地质条件复杂,节理裂隙、溶蚀发育丰富。

湘西交通枢纽关键工程慈利隧道双线贯通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8-14 02:00
来源: 科技日报
2023-08-14 02: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日报讯 (谢琦麒 记者都芃)8月11日上午,随着洞内一声轰鸣,湖南省炉慈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慈利隧道,顺利实现双线贯通,标志着该线路全线施工取得突破性进展,湘西交通枢纽和国家高速公路网北南主干线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全长78.9公里的炉慈高速公路起于湘鄂两省交界处的炉红山,终于张家界慈利县西,是G59呼和浩特—北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全长5060米的慈利隧道是炉慈高速公路最长隧道和关键性工程。隧道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最大埋深733米。

隧道地处川湘鄂凹陷地带,地质条件复杂,节理裂隙、溶蚀发育丰富。参建的中铁隧道局集团总工程师洪开荣介绍:“由于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作用,施工过程中共遇到大小溶洞20余个,其中最大的约600立方米,落水洞高度约15米,相当于五层楼高。并且溶洞季节性大量涌水,对隧道和施工安全带来显著影响。”在987天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共发生涌水险情8次,其中最大涌水量达每小时约4700立方,涌水总量达13.4万方,相当于64个标准游泳池水量。

面对湘西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罕见的溶洞发育,施工单位多次组织溶洞处置专题会,优化施工方案,根据隧道影响情况及施工条件,采取跨越、加固洞穴,引排截堵岩溶水,清除充填物或注浆对软弱地基加固等综合治理方案。创新微台阶开挖工法,在台阶法、全断面法、三台阶法中不断转换,更换施工台架及资源配置,成功解决工法频繁转换的困境;同时采用独特的光面爆破聚能帽工艺,加大炸药殉爆距离,打破隧道光面爆破开挖必须采用导爆索的传统,自主研发电缆槽模架施工工艺,有效控制电缆槽线形质量,极大提高施工效率。

此次慈利隧道的顺利贯通,对打通张家界北上西进出省大通道,助推武陵山片区实现快速发展,完善武陵山片区高速、高铁、航空立体国际化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具有重要意义。

(都芃)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