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近日,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联合人民网人民健康平台与第一三共等多家爱心企业共同发起了“共爱·早查”公益科普活动。
乳腺癌领域内多位专家共同发声,呼吁更多的女性关注自身乳腺健康,在传递科学的乳腺癌科普知识的同时,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的号召,向公众倡导“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的乳腺癌防治理念,帮助提升乳腺癌防治意识水平。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20年中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超过41.6万,死亡人数超过11.7万。其中,晚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仅为20%,是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
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学国家重点专科建设负责人潘跃银教授
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学国家重点专科建设负责人潘跃银教授表示,虽然乳腺癌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但其治愈率却在所有肿瘤之中也排在前列。大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好,经过规范化治疗后能够达到超过80%的治愈率,部分城市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甚至达到了90%以上。
乳腺癌筛查范围持续扩大,是实现乳腺癌早诊早治的必要途径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落实,我国乳腺癌筛查的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拓展,深化乳腺癌“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的观念已成为我国乳腺癌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中国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仍然不足20%,通过筛查发现的比例更不及5%。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医院院长王海波教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病医院院长王海波教授表示,自2009年以来,我国着力推动和实施女性两癌项目,已累计开展乳腺癌免费筛查近1亿人次。随着我国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观念的普及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未来,各地机构将继续配合政府,加大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康复的服务能力建设,广泛开展乳腺癌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
规范化的筛查与治疗,是提高乳腺癌五年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如有既往乳腺相关疾病或乳腺遗传因素和家族史、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等,应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
王海波教授建议,我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为 45 -55岁,且我国女性致密型乳腺的比例较高。因此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乳腺癌的包括超声、钼靶的检查,将风险防患于未然。同时,乳腺癌的筛查应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推荐,避免过度诊断、假阳性结果导致的不必要检查、治疗和患者的心理负担。
潘跃银教授认为,随着精准医学对乳腺癌的深入研究,我国乳腺癌的整体诊疗水平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以保乳手术为主的早期乳腺癌根治性治疗方式,能够在保证肿瘤完全切除的同时,减少创伤、满足患者对保乳以及乳房重建的需求。另一方面,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体偶联药物等为代表的创新治疗方式的应用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创造了更多的治愈机会。因此,即使不幸罹患乳腺肿瘤,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寻求规范化的治疗,乳腺癌患者仍然能得到长期、高质量的生存。
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史安利教授表示,作为一名曾经饱受乳腺癌疾病困扰的亲历者,我深知“早筛早诊早治”对于乳腺癌诊疗的重要性。今年3月,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与第一三共等多家爱心企业共同发起了“共爱·早查”行动暨乳腺癌早筛公众教育项目。作为该项目落地的公益活动,本次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公益活动积极响应了我国政府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的号召,向全社会传递了正确的乳腺癌防控意识,在深化女性健康力量,普及乳腺癌健康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妇女的健康素养,为助力健康中国2030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伊文)
(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