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建筑节能 大金空调“All in one”给出绿色答案

来源:新华网    2023-12-27 16:16
来源: 新华网
2023-12-27 16: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活跃、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区域之一,在推进绿色建筑方面上也成效斐然,例如苏州今年全新落成主打“智慧、绿色、生态”概念的中亿丰未来建筑数字产业园,从规划、设计、建造、运维全过程均对标国际绿色建筑节能标准,特别是空调系统做到从前期设备选型、科学设计、节能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节能管理。

整个项目空调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全球化品牌大金,在设备具备节能性能的基础上,对建筑整体的空调选型、设计、安装、运行、大数据分析、售后、改造等一系列环节提出“All in One”专业定制化解决方案,为绿色建筑乃至超低能耗建筑节能的打造上带来了行之有效的全链条措施。

超低能耗建筑对于中央空调节能方案提出更高要求

专家表示,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设备,暖通空调企业不仅要思考如何提升产品技术层面的节能,在建筑实际运行中,中央空调安装设计位置、管路走线布置甚至用户的使用习惯,都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无论打造绿色建筑还是超低能耗建筑,运营节能也同样重要,需要通盘考虑,多方合力。

而大金空调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在今年提出了“All in One”专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提供从立项到运维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展现了在绿色建筑节能领域,大金拥有更加全面的落地解决方案。

综合解决方案 大金“集成式”节能引潮流

据了解,大金空调提出的“All in One”全生命周期的空调综合解决方案的概念,不仅仅是冷热量配置,而是结合室内机、室外机、新风、智能控制、工事、售后的综合解决方案,并通过数据分析、能耗模拟、客服中心、售后和数字化平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是为降低建筑能耗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更是面向未来,希望凭借龙头企业的优势,为多联机这一品类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指引方向。

首先,在设备选型上,绿色建筑或超低能耗建筑要求设备负荷更加精确以减少性能浪费,大金能够通过精准的负荷计算,以及预估到环境温度可能对设备产生的效果衰减等情况,综合考虑后进行设备选型,确保达到建筑的节能要求。

其次,在设计阶段,由于光照、朝向、楼层都会影响绿色建筑或超低能耗建筑的节能效果,大金通过专业的BIM技术对空调外机进行气流解析,结合光照模拟、散热模拟,对设备布置、管路布局、工期优化等进行全面规划,确保空调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在绿色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和安装比例的要求,大金充分利用VRV空调系统摆放空间小、散热静压大等特性,既可实现屋顶集体摆放、也分层摆放,兼顾多联机与光伏设备摆放的兼容性,使多联机与光伏有效配合。在超低能耗建筑对节能要求更加严格的情况下,大金也拥有VRV水源热泵系列等多种机型,可充分配合项目周边的可再生能源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多种产品组合设计,更好地发挥节能效果,达成节能目标。

第三,在建造完成后,后期测量设备的能耗也是评定超低能耗建筑的考核点。对此,大金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的节能标准,在提案阶段就会利用专业软件进行能耗测算,通过与PKPM、绿建斯维尔等机构主动合作,以多年来的海量数据作为基础,进一步修正PKPM软件在能耗中的计算,使多联机的总数值更接近于实测值,为多联机在建筑中的节能性提供关键指标,助力项目达成“绿建三星”“超低能耗”等数值要求。

第四,运营节能也是超低能耗建筑考量的重要方面,大金可以基于用户的空调使用需求和习惯实现远程智能化管理,不仅可以通过日程设定、账号分级等手段实现设备集中管理,更引入如“省心节能”“舒适节能”“自适应节能”等多种节能模式,为用户提供节能使用方案。精细化、便捷化操控及管理手段,可视化的运行能耗、空气质量都是绿色建筑或超低能耗建筑能够实现运营节能的关键。这也进一步说明大金不满足于停留在产品领域,而是供设备全流程的运行节能解决方案,进一步助力建筑节能。

目前,大金“All in One”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多个项目中落地,提供了从选型、设计、安装、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完备,具备规模化推广超低/近零能耗建筑的条件,中央空调作为建筑节能的有力抓手,将在超低和近零能耗建筑推广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金空调通过不断进化的“All in One”专业定制化解决方案,进一步助力建筑领域低碳转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