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照明:升龙灯光颠覆性散热技术,重新定义可持续照明

来源:中国网    2024-03-04 15:01
来源: 中国网
2024-03-04 15: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演艺市场的蓬勃发展,对灯光设备及光电类产品的需求激增。然而,高压放电气体泡作为主流光源之一,由于散热问题未能得到更有效解决,导致灯球使用寿命短,需频繁更换增加经营成本,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负担。大多数欧洲国家以及少数中东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已经通过一些政策限制使用高压放电气体泡及该类产品的销售,以减少电子废物和环境污染。

放电灯泡的传统散热系统

面对这一挑战,升龙灯光积极研发,于2024年3月3日推出新型散热技术 — — DTCS 动态温控散热系统,并同步发布了采用该项技术的新产品 — — IP550BSW 防水三合一灯具。DTCS新型散热技术的推出及应用不仅体现了我们对技术创新的持续追求,也是为全球照明行业提供一个更环保、更经济的照明解决方案。

IP550BSW 防水三合一灯具

一、DTCS新型散热技术:提升灯光效率,延长产品寿命

动态温控散热系统(DTCS,Dynami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是一款能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的专利散热技术。DTCS颠覆传统的散热结构及方式,提供一种新型的散热结构及具备该散热结构的装置,让光源组件不存在局部长时间过冷或过热的情况,从而实现精准温度控制,让灯球在偏离设计温度仍能有优秀的物理表现,无限接近光源设计寿命。

DTCS

在光电行业中,主流光源大致分为三种:高压放电气体泡、LED和激光,三种光源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尽管LED光源因其环保和长寿命特性备受推崇,但在灯光穿透力方面,它尚未能达到高压放电气体泡的水平,这个不足在户外应用环境下尤其突出。

在这样的光源应用背景下,散热技术成为提升光源/灯泡使用寿命的关键,DTCS新型散热技术通过改进散热机制,有效提高了灯具的热管理效率,这不仅延长了放电泡等传统光源的使用寿命,也为LED光源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

DTCS技术的核心在于其先进的散热机制,不仅显著提升了灯具的能效和性能,还大幅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这意味着,使用DTCS技术的灯具不仅能够满足演艺市场对高质量光源的需求,还能有效减少电子废物的产生,为减轻环境负担贡献力量。通过DTCS技术,升龙灯光公司正引领光电行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二、环保先行:减少电子废物,助力节能减排

技术的进步及市场的变化,照明设备(尤其舞台灯光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电子废物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升龙灯光 通过引入动态温控系统(DTCS)技术,不仅显著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因频繁更换导致的电子废物产生。

我们深知,每一款产品的设计和使用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我们积极投身于开发能够减少电子废物和能源消耗的光电产品。通过长寿命光电产品,让我们的客户减少因频繁更换而产生的大量电子废物,这不仅有助于减轻企业运营成本的负担,也是对全球资源的一种珍惜。

此外,DTCS技术通过提高能效,降低了灯具的能源消耗。这一创新不仅符合当今世界对节能减排的需求,也为环境保护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升龙灯光公司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在业界树立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展现了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未来展望:持续创新,拥抱可持续性

作为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灯光设备企业,升龙灯光 深知持续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正积极推进研发和扩大降低环境负荷型产品的销售,成为推进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坚力量。我们坚信,通过技术创新和对环保的深切承诺,我们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光电产品,同时也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DTCS,作为我们的最新科技研发成果,不仅代表了我们技术实力的提升,更是我们为实现更绿色未来而不懈努力的体现,往后将会有更多的光电产品应用DTCS新型散热技术,成为长寿命产品。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共创一个更加多彩、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声明:本文为资讯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