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护大熊猫到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中华财险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罩

来源:央广网    2024-05-28 10:30
来源: 央广网
2024-05-28 10: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2010年成功研发大熊猫养殖保险开始,中华财险四川分公司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至今已开展14年。

中华财险四川分公司农村保险事业部/乡村振兴业务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起初,我们只是为大熊猫本身提供保险保障。这些年,我们探索通过保护大熊猫、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保护大熊猫养殖人员与栖息地居民等方式,实现保险保障大熊猫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近年来,保护地制度体系逐渐完善、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保险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保障也不断迭代升级。

保险保护大熊猫物种和区域自然生态系统

大熊猫作为生物界的旗舰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象征之一,对其他动植物具有伞护效应,其保护和繁育一直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课题。四川雅安被誉为“熊猫故乡”,又因其独特的生态优势,森林覆盖率位69.42%,居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第一,被赞誉为“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面积5936平方公里,占全国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的27%。中华财险四川分公司以雅安大熊猫养殖保险为起点,维护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不断升级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护罩。

近年来,公司与雅安市人民政府合作,构建“保险+科技+服务”新模式,探索推动落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解决方案。政府出资、科技赋能,通过运用卫星遥感、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监测、储存、加工、传输区域生态环境信息,加上智慧传感、网络化管理和动态预警,公司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提供林业碳汇价值保险、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保险、古树名木保险、森林综合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组合,为农户、珍稀动植物提供全面充足的风险保障,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性循环。该模式获评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四川省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地区绿色金融十大优秀案例(2018-2023)”,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保险推动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向好

随着雅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林还耕工程的实施,国家大熊猫公园雅安行政区域内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向好,中华财险也成功树立起“熊猫+”和“碳汇+”两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品牌,保护大熊猫、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保护大熊猫养殖人员与栖息地居民……中华财险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努力,不仅体现在保护某一个物种方面,而是保障完整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

据统计,从2010年创办大熊猫养殖保险以来,公司已为120余只大熊猫出行保驾护航60余次,为414只大熊猫提供了特种养殖保险服务,风险保障超7亿元。“保险+科技+服务”的新模式,为大熊猫国家公园6.7万亩公益林提供了价值613.2万元的“林业碳汇险”,为承保片区内389.4万亩森林提供了价值21.8亿元的“森林保险”,为栖息地的居民提供价值2400万元的“野生动物致害险”,为从事大熊猫保护的野外工作人员捐赠了价值2000万的“雇主责任险”。

中华财险四川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发展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已成为绿色金融产品重点支持项目,成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共谋发展的重大战略。公司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拓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保障面,不断注入绿色金融发展新动能。

 

(编辑张圣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