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赵海军)在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安全议题被着重强调,为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敲响了安全警钟。新闻发言人明确指出,安全不仅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更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命脉。为此,必须严厉打击“黑飞”行为,加快构建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低空经济在安全轨道上稳步前行。这一表态不仅呼应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为整个低空经济生态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24年我国新增通航企业145家、通用机场26个,颁发无人驾驶航空器型号合格证6个、新增实名登记无人机110.3万架,无人机运营单位总数超2万家。这一增长趋势与我国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吻合,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达33.8%,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提升,低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赛道,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创新活力。从日本积极推进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商业化,到欧盟着力丰富低空应用场景,全球各大经济体正积极部署,力求抢占低空经济发展的先机。
在国内,低空经济同样迎来了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中央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支持低空经济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了低空经济的产业定位。2024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实施,以及同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低空经济的提及,均体现了国家对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取得显著成效,深圳、苏州、成都等地围绕低空经济的产业生态正逐步形成。但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安全隐患也逐渐浮出水面。低空飞行活动涵盖航空器安全、空域管理安全以及地面人员和财产安全等多个方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对行业声誉造成重创,并可能严重阻碍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在接受新华网《论道低空经济》栏目访谈时,提出“构建低空安全新治理体系,推动低空经济稳健前行”。“安全是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生命线,是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审慎包容的低空安全新治理体系,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知识产权经济研究所所长沈映春认为,现代航空器需通过集成优化多种飞行管理系统和相关技术,实现飞行控制、智能避障、故障诊断等功能,从而提高飞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运输所交通运输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王杨堃表示,实现低空空域的安全高效利用,需加快补齐信息基础设施短板,低空智联网成为首要方向。
“安全红线”不是限制,而是助力企业建立竞争护城河的关键。正如eVTOL创新企业飞行派科技CEO侯垠佑所说,“只有通过系统性安全架构的构建,才能释放低空经济在物流、交通、农业等领域的万亿级潜力,同时避免因安全隐患导致的颠覆性风险。未来的竞争不仅是技术或商业模式的竞争,更是安全生态成熟度的竞争。”
侯垠佑介绍,飞行派科技自主研发的朱雀系列产品凭借创新技术架构和严谨验证体系,完美契合“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发展策略。针对载人场景,飞行派科技创新性地引入了‘故障树+人工智能’双校验模式,对座舱安全、应急逃生等核心功能进行了百万级场景的压力测试,显著提升了飞行器的安全性能。
构建低空经济安全生态并非企业一己之力可及,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低空飞行规则和标准,加强安全监管力度,为低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科研机构要加大对航空技术、信息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提高低空飞行器的性能和安全性;社会组织则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空经济的认知和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保障氛围。
低空经济前景广阔,安全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石。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所强调,只有将安全理念贯穿于低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繁荣。实践表明,通过技术创新、质量管控和渐进式发展策略,低空经济完全可以在安全的轨道上释放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政策引领、技术驱动和安全保障的共同作用下,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据赛迪顾问的测算,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甚至将突破万亿元,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安全、高效、繁荣的低空经济新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