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高考APP严选提分名师与升学专家,重塑高考服务

来源:中国网    2025-09-23 16:42
来源: 中国网
2025-09-23 16: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每年高考季,家长群里的“焦虑传导”从未停歇,有人为孩子刷题数月分数难涨急得失眠,花几百甚至上千元报一节线下补习课,学到的却是“碎片化提分技巧”;有人为找志愿咨询专家四处打听,却撞上刚毕业的“伪专家”,连志愿投档规则都讲不明白。

伴随千万考生的升学需求,高考服务市场正呈现“供需错位”的尴尬:一方面,考生需要能提分的备考指导,家长渴求靠谱的志愿规划;另一方面,市场上高考乱象频现,信息乱、成本高、专业度不足,成为横在考生与家长面前的三道坎。在此背景下,深耕高考服务领域的掌上高考APP近日完成功能迭代,通过“名师教提分、大咖讲志愿、定制志愿方案”三大核心板块,为高考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据了解,该平台累计下载量超1亿次,目前已成为全国3000余所高中的指定升学指导应用。

备考痛点:无效刷题、资源不均,家长陷“两难选择”

“孩子刷了近千道数学题,压轴题还是没思路。”王女士的困惑在考生家庭中颇具代表性。当前考生在备考阶段普遍面临三重困境:一是无效刷题成常态;二是优质师资区域失衡;三是提分资源碎片化。

“我们注意到,教育资源的区域壁垒和无效备考,是多数家庭的核心焦虑点。”掌上高考相关产品负责人表示,此次功能迭代将“提分资源”转化为平台内的免费课堂,核心初衷是解决“好方法难找、好老师难遇”的问题。“我们没有堆砌课程数量,而是严选实战派名师,比如有18年高考数学教学经验的赵礼显老师,会拆解压轴题的解题逻辑;带过省级状元的刘勖雯老师,会总结政史地主观题的提分模板,本质是让不同地区的考生都能接触到针对性备考方案。”据了解,该平台的备考指导覆盖全学科,均针对考生薄弱环节设计。

志愿乱象:伪专家丛生、信息不透明,家长“求稳怕错”却易踩坑

相较于备考阶段的“提分焦虑”,志愿填报阶段的“选择困境”更让家长揪心。当前志愿咨询市场乱象突出:部分所谓“升学专家”仅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有的甚至刚毕业不久,对高校招生细则、专业就业前景等关键信息一知半解;还有“专家”推荐专业时只看“热门程度”,不结合考生分数、兴趣与就业倾向。

“市场上伪专家的存在,本质是专业门槛模糊和筛选机制缺失。”掌上高考相关负责人认为,靠谱的志愿规划需要实战经验、专业资质、服务理念三重保障。据介绍,此次平台升级专门邀请深耕升学规划十年以上的专家入驻,每一位专家均需通过多层资质核验+实战能力考评+服务理念筛查,“比如张勋老师拥有15年实战经验;耿铭鸿老师会结合就业市场动态推荐专业,我们想让家长接触到真正懂政策、懂院校、懂考生的指导。”

目前,该平台已上线近千节免费志愿规划课程,内容涵盖填报技巧解读、院校专业分析等。

平台破局:让填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此次掌上高考APP的功能升级,并非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试图构建“备考—提分—填报”的全流程服务体系,针对市场痛点做针对性优化:在备考端,解决资源不均、方法无效的问题;在志愿端,解决专家不专业、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在方案端,打破传统工具只给结果、不给逻辑的短板,创新性地为志愿方案附上“逻辑说明书”。

“我们做逻辑说明书,本质是想让志愿填报从盲选变成理性决策。”掌上高考负责人表示,平台生成的志愿报告不仅包含院校专业清单,还会详细分析“推荐理由”,比如某所学校的录取概率、专业就业方向与薪酬水平,同时提示潜在风险。“家长和考生最怕不知道为什么推荐,我们把推荐逻辑讲透,就是想让他们填志愿时心里有底,从根源上规避滑档风险。”

对于平台的未来规划,掌上高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服务细节,扩大专家资源池,细化备考指导内容。“我们始终认为,专业的高考服务不该是少数人的特权。”该负责人强调,高考关乎千万家庭的期待,平台的长期愿景是“用更智能、更精准的支持,陪伴考生走好升学路,让每一份努力都能匹配到合适的方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