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油气勘探 抒写石油人生

来源:中国网    2025-09-28 15:40
来源: 中国网
2025-09-28 15: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黄福喜博士

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化石能源,是支撑工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石”,被誉为“经济的血液”。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五大产油国。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还一直戴着“贫油”国的帽子,中国石油人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改写了历史,推动我国跨入世界主要产油国行列。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黄福喜博士,作为油气勘探规划计划部署和地质综合研究领域的高级专家,长期从事油田现场勘探生产研究和集团勘探规划部署研究。28年来,他坚守石油领域,负责和参加完成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石油集团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和课题36个,发表论著7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怀着“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使命和责任,为我国石油事业发展和保障能源安全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次结缘石油一路笃行创新

我国的石油事业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伟大地质学家李四光和石油铁人王进喜为中国找石油的壮举,影响了一代年轻人。出生于1975年的黄福喜,和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也怀着“石油梦”,渴望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1994年,黄福喜如愿以偿考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专业,在这里,他学习石油的系统化基础知识,沉积学、构造学、油层物理学、岩矿识别与鉴定......还随着老师野外考察,打下了扎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

1998年本科毕业后,黄福喜不怕艰难、不惧挑战,获评校“十佳毕业生”毅然挺进大西北,进入新疆吐哈油田研究院工作。在油田现场既要面对恶劣的环境,还要克服水土和饮食问题,即便如此,他也依然笃定前行,深耕油田一线研究工作8年。在此期间,为了搜寻有利的钻探目标,尽快发现大油田,黄福喜不畏严寒酷暑、不分昼夜地分析研究。

长达8年的现场井位论证及部署研究,黄福喜仿佛变了一个人,饮食养成了北方习惯,声音变得粗犷,整个人都变黑瘦了,但最重要的是,他在勘探目标评价与部署实施方面,积累了油田一线的珍贵经验,由新人成长为技术骨干。他对油井数据特别敏感,他将关键环节牢记在心,他的脑子有一幅立体画面,在制订措施时,他就能快速提出建议。

我国疆土广阔,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因为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勘探成为一大难题。因此,在探索油气新领域,黄福喜不断致力实现创新突破。为了加深专业知识,2006年,他再次回到校园,考取了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并获评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毕业生。他师从我国地质学领域大家陈洪德教授,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多项前瞻性的重大专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分析中国海相沉积特征,为深入海相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研究奠定基础;研究了海相油气成藏要素、分布规律与主控条件;对中国晚古生代-三叠纪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为我国海相前瞻性研究奠定基础;中上扬子加里东-印支期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研究,系统揭示了中上扬子地区油气地质条件的形成特点和分布规律。

一心探究术业一意“加油争气”

2011年博士毕业后,黄福喜进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资源规划所工作,主要从事勘探部署和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作为一名从事油气勘探规划的科技工作者,他深刻了解自己肩上的使命,恪尽探索石油勘探,为国家“找油找气”。

行难事者终有所得,为了确保石油长期供给,保障能源安全,黄福喜致力油田现场与勘探部署决策支持研究。为了助力集团公司油气高效勘探、高质量勘探发展,夯实“稳油增气”资源基础,他紧紧围绕国家油气资源中长期战略规划,发挥勘探部署决策支撑和规划计划引领作用,为国家和公司重大能源发展战略落地见效尽献了新的力量。

首先,建立了不同油价下,以发现成本为约束的“油气储量-勘探工作量-投资额”优化配置关系模型和以效率效益双重约束的提质增效高效勘探技术模型,实现了油气勘探关键效益指标定量预测和动态评价,搭建了油气勘探规划计划编制网络化软件平台,实现了规划计划编制的流程化、定量化、可视化、协同化和科学化。

其次,以勘探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创建了“发现成本顶板+排队优选淘汰”为核心的油气勘探规划计划编制技术方法,提出了一套技术路线和四步法技术流程,建立了两类62项评价参数体系,为区带和目标综合评价、优选排队和计划指标的匹配提供了依据。

还提出了高效勘探投资优化“233”技术方案,即“两个层次”(大盆地和重点区带集中勘探)、“三个结构”(东部和西部、油和气、二维和三维地震)和“三个源头把控”(工程成本、深井数和低效区投入)的提质增效投资优化实施方案,明确了油气勘探的层次、勘探结构和成本控制方法,助推了油气勘探高质量发展。

依托《中国石油油气勘探潜力分析及年度勘探计划部署》课题,黄福喜紧密结合勘探生产实践,在勘探规划和计划部署研究领域开展了业务流程标准化,决策方法创新和评价技术有形化,并实现了系统化集成,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公司实施高效勘探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黄福喜表示,该项研究主要突出高效勘探,以发现更多经济效益储量为目的,针对缺乏统一的网络化系统、目标统一排队优选难等问题开展攻关研究,取得了五项技术上的创新:一是创建了基于勘探决策平台UPLAN的规划计划数据流、业务流一体化协同研究空间,实现了流程化、模块化、网络化、协同化方案编制与研究;二是建立了1套以效益指标约束为核心的勘探规划计划编制技术方法体系,2类关键指标关系模型,为高效勘探方案编制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是创建了吸引力、风险度、经济性“三维度”分类分级目标评价优选方法,建立一批评价标准模板,实现了工业规模化应用,为勘探目标优化和潜力大、效益好地区集中勘探提供决策技术支持;四是研发的平台系统实现了数字化辅助采集、多情景方案分析、可视化联动分析、大数据智能决策等功能;五是推动我国油气勘探决策支持研究向数字化加快转型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据黄福喜介绍,该成果现已在股份公司及旗下16家油气田分公司的计划方案编制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所取得的成效获得了公司充分肯定和同行称赞。还培养了一批油气勘探规划计划编制和研究人才,发挥了决策支持研究“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的参谋部及技术保障作用。

一流团队打造一流目标奋进

牢记兴油使命,勇攀科研高峰。油气勘探工作日行有常,也日新月异。近期,黄福喜的油气勘探决策支持与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团队精诚协作全方位一体化高质量完成公司七大盆地勘探开发技术座谈会支撑工作获得了高度肯定,突出高质量发展和计划引领,协助公司完成油气勘探成果总结、领域潜力分析、方案编制研究及建议三个层面决策支撑工作,发挥应有的决策参谋作用,助力圆满完成国家“七年行动计划”和公司“十四五”油气勘探既定任务目标。

黄福喜的团队作为一支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勘探规划部署生力军,被公司决策管理层誉为“值得信赖”的优秀团队,每一次公司范围内的部署设计、方案审查、专项推进等决策支持工作时,团队在工作思路、规范标准、时间节点等方面的精诚合作、群策群力,都展现出极强的协同领悟力、整体执行力,他们高效高质量完成每一次决策支撑任务。而作为带头人,黄福喜总是在背后默默付出,顶着责任与压力坚定前行,所有的成果都倾注了他的精力和心血。

油气之路,任重道远。未来,黄福喜将与团队继续并肩携手,立足服务国家端牢能源饭碗和集团公司高质量稳油增气,立足决策研究“支撑当前、引领未来”,更加突出油气规划引领与部署落地、问题破解、对标创标、方案研编、决策建议和数智化发展六项重点工作。将持续推动实现“信息平台一体化、业务工作流程化、增量工作成果化、决策建议精准化、人员发展加速化”的“五化”发展目标,确保优质完成工作,优先提出部署建议,优化编制规划计划方案,优快孵化高端决参报告,全力打造一支国际国内一流的油气勘探规划部署高水平高效能团队,为中国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从井场走到研究院的找油人,到油气地质综合研究领域专家,从油田一线画井位,到支撑公司规划部署画未来,黄福喜始终初心未改,心如磐石。回首28年的科研生产实践,他用“四个主动强化、增强四种力量”为自己做了总结:

一是主动强化生产-科研“一线筑基”,增强发展内生力;二是主动强化创新-实干“双轮驱动”,增强担当引领力;三是主动强化人才-项目-文化“三向赋能”,增强团队战斗力;四是主动强化多维一体“系统思维”,增强决策参谋力。

近三十载勘探路,初心未改找油人。黄福喜始终相信,“勘探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规划部署是理性与直觉的对话。”

春华秋实结硕果,芳香馥郁沁满园。在所热爱着的石油勘探领域里,黄福喜坚持昂扬的姿态,砥砺前行、攻坚克难。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黄福喜始终牢记端牢能源饭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祖国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供稿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作者;张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