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初识焕然一新的中国南极“红灯笼”——泰山站

特写:初识焕然一新的中国南极“红灯笼”——泰山站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外形呈正十六边形,底部架空,由8根钢柱支撑,这个外形酷似中国红灯笼、又像一个天外飞碟的建筑就是中国南极泰山站的主体建筑。

特写:初识焕然一新的中国南极“红灯笼”——泰山站

来源:新华网    2019-02-03 14:14
来源: 新华网
2019-02-03 14: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南极泰山站2月3日电 特写:初识焕然一新的中国南极“红灯笼”——泰山站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外形呈正十六边形,底部架空,由8根钢柱支撑,这个外形酷似中国红灯笼、又像一个天外飞碟的建筑就是中国南极泰山站的主体建筑。近日,中国南极泰山站二期工程建设全部完成,让泰山站焕然一新。

泰山站二期工程建设是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可为前往昆仑站进行考察的科考队员提供后勤保障支撑。2月1日泰山站二期建设完成后,设施更加完善,建筑更加节能环保,可较好地满足20人的考察和生活需要。

21名泰山队队员在二期工程建设中为“红灯笼”安装了暖通设备和给排水系统,以及简易的洗澡设施,这次从昆仑站返回中山站的昆仑队队员因此享受到了40多天来的首次淋浴。在主体建筑的住宿房间里,床柜桌椅等一应俱全,让一直住在临时居住舱内的部分昆仑队和泰山队队员,作为入住泰山站主体建筑的首批人员终于睡了个好觉。

除了对“红灯笼”进行内部装修,队员们还完成了雪下配套系统的安装。这也是中国科考队员首次在南极雪下组装建筑和安装发电系统、新能源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融雪系统及远程无人值守供电系统等。另外,他们在雪面上新添置了两排太阳能板和两个高高的风力发电机,可为泰山站主体建筑提供清洁能源,从而减少柴油燃料的使用,节能减排。

泰山站主体建筑于2014年初建成,共三层,分别为设备层、生活层和观察层。不仅外观新颖,建筑设计还有诸多功能考量。在南极,由于风场扰动等影响,在出现风吹雪天气时,建筑物面临被积雪掩埋的风险。为此,泰山站主体建筑设计成类流线型,同时整体架空两米,既减小风阻,也利于让风吹走积雪。

泰山站位于东南极内陆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海拔高度2621米,距中山站522公里。二期工程建设从去年12月26日开始,历时38天完成。

(刘诗平)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