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现我国最大古代绿松石采矿遗址

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通过对新疆黑山岭绿松石采矿遗址群进行考古,可判定其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绿松石采矿遗址群。调查发现黑山岭绿松石采矿遗址群分布范围约8平方千米,采矿遗址20余处,可分为古代采矿工具加工区、采矿区、选矿区、生活区,该遗址群的功能分区十分完善。

新疆发现我国最大古代绿松石采矿遗址

来源:新华网    2019-02-06 15:19
来源: 新华网
2019-02-06 15: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6日电(记者周晔、张晓龙)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通过对新疆黑山岭绿松石采矿遗址群进行考古,可判定其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绿松石采矿遗址群。它的发现对探寻中国古代众多绿松石器原料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新疆黑山岭绿松石采矿遗址群地处哈密、罗布泊、敦煌的三角地带,紧邻丝绸之路古道,位于哈密市伊州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交界的无人区,是一处古人开采绿松石的矿冶遗址。该遗址发现于1981年,2016年开始了首次考古调查,2018年9月至11月正式进行发掘工作。

调查发现黑山岭绿松石采矿遗址群分布范围约8平方千米,采矿遗址20余处,可分为古代采矿工具加工区、采矿区、选矿区、生活区,该遗址群的功能分区十分完善。在矿坑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石器、骨器、纺织品、皮毛制品、木器、绿松石料、植物编制物、玉髓料以及丰富的动植物遗存。

黑山岭绿松石采矿遗址群采矿人的居住与采矿分布于同一区域,主要集中于采矿坑口周边。在该遗址群发掘出土了1200多颗绿松石,出土的陶器也与甘肃骟马文化有一定联系,通过对出土文物的测年,可初步判断其采矿的年代在春秋战国时期。

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讲师先怡衡介绍,新疆绿松石采矿遗址群的发现,对探寻新疆早期工业与内地的共享关系、交流模式提供了线索。同时,矿业遗存和生活遗迹直观展示了当时的工业制作形态,丰富了我国绿松石的产源模型。

(周晔、张晓龙)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