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提出私有化邀约,或登陆科创版助力科技强国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9-02-28 13:38
来源: 东北新闻网
2019-02-28 13: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26日,汉能移动控股能源与汉能薄膜发电发布联合公告称,汉能薄膜发电私有化方案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发布,按公告显示的提议方案,汉能薄膜发电股东将以换股方式获得新公司股份,并寻求在A股上市。

据了解,私有化完成后,汉能薄膜将有计划回归内地股市。汉能此举无疑顺应了国内经济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实现长足发展。汉能选择回归,展现出扎根内地的决心。

此前,汉能创始人李河君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表示,提出私有化是为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号召,同时汉能也对国内资本市场充满信心。

2007年汉能提出“司训十八条”,十多年间经历三次修订,而其中一条“汉能,因祖国强大而强大”从未修改。

去年,美国政府发起的“301”调查报告,涉及集成电路、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将蚂蚁金服、汉能、华大基因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列于其中。与此同时,国内制造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众多中国企业都在通过技术创新告别低端时代。

国际国内的大趋势,都在凸显科技强国的重要性,国家也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去年11月,国家提出将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目前,相关政策正在加速筹备。拥有薄膜太阳能领域核心技术的汉能,无疑将受到重点扶持。

在国家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汉能所代表的薄膜太阳能产业,占据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6项。

截止2019年1月,汉能全球专利申请累计达到10100件,旗下多项电池转换率打破世界纪录。波音、NASA、奥迪等世界知名的企业、机构纷纷与其合作。李河君曾表示:“凭着目前我们的技术,未来5-10年汉能在全球是没有对手的。”

汉能回归后的价值受到普遍看好。

2018年年中财报显示,受益于技术创新与高端装备产线的订单,汉能薄膜发电上半年收入达到204.15亿港元,净利润73.29亿港元。

有分析称,根据上证60高端制造指数,近两年PE倍数约在30-60倍。以汉能的技术优势、产业壁垒以及目前的净利润,即便以30倍估值,也将实现3200亿元的市值。

按照目前新能源领域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与汉能去年上半年的业绩,即便以最低的20倍估值也将实现2400亿元。如果结合5G、物联网与绿色建材等行业的市场体量与前景,汉能的价值极具成长性。

近年来,众多企业都看重国内的发展土壤,筹划回归。2018年,阿里、腾讯、百度先后表示愿意回归。近日,恒大、盛大游戏、一点资讯等企业也都有回归计划。

可以预见,这些优质企业的回归,将有力助力中国的科技强国战略。(作者:金津)

(金津)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