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能上课,还拿了一等奖!机器人教学在幼儿园崭露头角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03-12 16:24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03-12 16: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丹阳市实验幼儿园的陈贺芳老师刚刚又收到一张奖状。在镇江市教育信息化中心主办的信息化教学能手竞赛上,陈老师执教的《沙漠绿洲》一课,荣获幼儿组一等奖。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资深幼教工作者,陈老师已经得过很多奖项,但是这个一等奖的意义却颇为不同,因为这堂获奖的课程,有一个特殊的伙伴——机器人keeko。

获奖课:和机器人一起,帮小朋友学编程

这节名为《沙漠绿洲》的获奖课程是一堂针对大班幼儿编程课,以帮助主人公“宝王子”追上“小怪物”为线索,引导幼儿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动手尝试、调试。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小朋友们完成“目标、规划、编码、验证、调试”五大步骤,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编程思维,培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程是人与机器沟通的语言,近年来人工智能兴起,从国家到市民都很重视编程教育。”陈贺芳老师说,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针对中小学的编程课程,推出以后获得学生及家长的热烈欢迎,形成一股热潮。面对这样的新事物,能不能把它融合到幼儿园的学习里,让孩子们感受新技术的魅力?

2018年初夏,丹阳实幼加入“蓝火计划”教育机器人研究院的百园计划,成为教育机器人的实践园。随着计划来到园里的机器人keeko以及推广幼儿编程教育的理念,很快引起了陈老师的兴趣。她和研究院的教研员一拍即合,很快就熟悉了keeko机器人工作的原理,迅速做了好几节机器人编程课,并在课堂上反复打磨。《沙漠绿洲》,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作品。

不久,镇江市信息化教学能手竞赛举行,陈贺芳的课自然而然地被推选参赛。比赛现场,陈老师和keeko默契配合,新颖的教学方式彻底征服了评委。

机器人进入幼儿园已成为“新常态”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突飞猛进,越来越多AI教育机器人进入中小学、幼儿园,成为中国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学习的一大帮手。本次和陈贺芳老师“搭档”的keeko教育机器人来自智童时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已经进入国内数百所幼儿园,港台地区也有幼教机构引进。

“陈老师这次得奖最大的意义在于,这证明了机器人可以在幼儿园教学,尤其是幼儿编程教育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这种新技术催生下的全新教学方式获得了传统幼教界的认可。”智童时刻创始人郭长琛告诉记者,“幼儿编程”一直是智童时刻的一大特色,公司专门为此申请了发明专利。

郭长琛说,从2018年开始,智童时刻围绕幼儿编程思维教育开发了一套机器人课程。这套课程覆盖小、中、大三个年级,从最基础的触摸编程开始,到逻辑思维训练、问题解决训练,用游戏化的方式构建一套完整、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

据介绍,从2019年春季开始,已经有不少幼儿园引进这套课程体系。郭长琛说,智童时刻正与不少高校开展教研合作,未来将针对幼儿园的其他需要,持续研发多套课程,让机器人在幼儿园发挥更大作用。

专家:机器人影响未来教育生态

机器人在幼儿园大受欢迎,也引来关于“机器人是否将取代人类老师”的讨论。教育专家们认为,这个结论为时尚早,短期内机器人不可能取代人类老师。但是,机器人在教育机构普及是历史趋势,未来老师要学会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有效协同。

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谢逸博士对机器参与幼儿园教育十分感兴趣,她创办的逸之风多元文化与教育机构也引进了keeko教育机器人。不过她同样认为机器人无法取代老师。她在接受法国新闻社的采访时表示,教育不仅仅是语言和内容,还包括人文关怀、眼神交流和面部表情等等互动。“目前,机器人在这些方面还无法和人类老师比拟。”

“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老师。”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连榕教授说。他指出,在AI的冲击下,教育机器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要素将形塑新的教育生态,引领教育革命性的改革,教育机器人把教师从重复性的、机械性的教学当中解放出来并为教师赋能。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说:“传统的教育形态、学校形态、学习方式已经到了变革的时候,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的集群式的突破,预示着我们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教育形态和新的学校形态形成的时代。我们对未来的思考,一定要超越现有的教育和学校形态的。”他建议,位于一线的园长和幼儿园教师们更要考虑,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否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生存。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