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5月8日电(记者 徐子茗)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将于5月16日-19日在天津举行。大会以“智能新时代:进展、策略和机遇”为主题,围绕落实智能科技产业“1+10”行动方案,集中展示天津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打造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策源地和生产地。
许泽玮:中国大数据技术世界领先 金融科技将“北京经验”在天津复制
作为本届智能大会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91科技集团董事长、CEO许泽玮在接受中国日报网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大数据技术发展在世界上已经非常领先,因为中国有足够多的应用场景。智能大会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把传统的实验室技术拿到应用领域进行探讨,实现产业与学术间的有效对接,从而促进技术的变现。
据了解,91科技集团成立于2011年9月1日,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为驱动的技术服务型企业。实际上,91科技已经是智能大会的老朋友了。从“参与”到“参加”再到如今成为承包分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这三次参会,让91科技与天津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一次去参加智能大会时,我们跟天津开始接触,第二届的时候已经有具体业务在天津落地,这次第三届智能大会我们承办了分论坛,也会借次机会宣布天津公司的成立。”许泽玮告诉记者。
在91科技的深入参与和积极推荐下,智能大会特别设置了像“民营企业大数据应用创新与探索高峰论坛”这样的专题论坛,给予民营企业,尤其是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展示的舞台。据许泽玮介绍,本届论坛将邀请著名高校学者,百度、联想、等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分享全球视角的大数据研究成果,深入了解世界大数据科技发展趋势,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参考借鉴。论坛还将邀请中国知名民营企业家、高管、科学家、创业企业代表等共同参观活动,为民营企业之间深入交流搭建重要平台。“让学者看到技术在市场上是如何应用的,也让企业看到专家学者是如何探索创新和研究的。这种意义是逐步显现的,所以我觉得智能大会不能只参加一届。”
对于本届智能大会,许泽玮也期待颇多,他希望在今年的世界智能大会中结识更多的合作伙伴,在技术层面进行更多交流以及听到天津有更多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地。“宏观上的政策天津已经出台的非常好了,我今年的期待是落地,尤其是落地在中小型企业上。小企业的数量是庞大的,我今年更期待天津能出台一些关于中小企业的政策,能让中小企业得到实惠。”许泽玮表示,91科技也将把金融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北京经验”在天津复制。
秦晓宁:超算是高铁后更能体现中国核心技术的新名片
中科曙光是国内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亚洲第一大高性能计算机厂商,2009-2018年9次夺得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市场份额第一。
中科曙光公司副总裁、系统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秦晓宁告诉记者,今年是中科曙光第二次参加世界智能大会,在她看来,世界智能大会是一个展示企业的良好机会。“这个平台更多是展示我们现在核心的技术、产品、研发,包括跟业界同类企业或者同行,或者其他的友商之间互相学习促进,而且还有发现很多新的商机。”
今年,他们将把最新研发的,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液冷产品,带到会上展示交流。据介绍,从2012年开始,中科曙光就开始致力于开发一款以高性能数据中心应用为目标的液体冷却散热系统。2018年10月16日,中科曙光发布了全球首款闭式循环一体液冷八路服务器——I980-G30。该服务器CPU在满载时温度可稳定在50℃左右,进一步保证了CPU端稳定的多线程持续超频工作能力。I980-G30不仅自带绿色节能属性,还拥有超算级的单节点计算能力。
“我们一系列的液冷产品会在现场做展示,让大家看到我们中国的企业,不再跟着别人跑,中国的一些产品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秦晓宁说。
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动能。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先后研制完成了从曙光1号到曙光6000共七代高性能计算机,曾首度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带入全球前十、前三名之列。秦晓宁表示,“我们在超算上其实延续了高铁的路线,从跟跑到并跑,到现在可能超越一些国家。我们很多产品技术可以拿出来跟别人一决高下,而且我们的技术也是高级领先的,这也是我们非常自豪的。这张名片是未来继高铁之后,更能体现中国核心技术的一张新名片。”
(编辑:李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