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车,人文就是刹车和方向盘”

”谈及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上,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如是说。与会专家表示,当前全球科技发展迅猛,与之相关的人文研究则相对滞后,推进科技与人文良性互动,应重视科学文化的研究,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

“科技是车,人文就是刹车和方向盘”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6-24 07:46
来源: 人民日报
2019-06-24 07: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是车,人文就是刹车和方向盘,科技离不开人文。”谈及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上,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如是说。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全球科技发展迅猛,与之相关的人文研究则相对滞后,推进科技与人文良性互动,应重视科学文化的研究,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

韩启德认为,当前我国科技界一定程度上存在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等问题,究其原因都与科学文化建设不足有关系。因此,弘扬科学文化对我国培育创新土壤有重要意义。

如何弘扬科学文化?中科院院士蒲慕明说,科学共同体应积极作为,努力构建中国科学文化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

“现代科学、科学文化虽然是舶来品,但中国古代科学传统仍然可以启发当代科学思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科学文化建设提供了思想源泉。

专家表示,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科学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科技工作者需要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科学道德修养,做好科普工作,让公众真正理解科学。”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说。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认为,公民科学素质的培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我国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还有很多不足。应继续加大科普投入,提升教师队伍的科学素质,设计好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活动。

论坛期间,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正式揭牌成立,韩启德担任系主任。韩启德说,当前国内高校的科学史教育相对滞后, 文科与理工科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比如理工科教育中,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越来越多,却很少提及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科学史教育正是沟通二者的桥梁,让科技与人文相向而行。

韩启德介绍,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将践行文理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联合全国各方面科学史力量,以问题为导向,培养科学技术史、医学史人才,同时服务于国内、国际科学史研究。去年底,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协联合成立了科学文化研究院。韩启德说,这两者一个是高地,一个是平台,一个着重于研究与教育,一个重在联合与传播。两个机构有分有合,将发挥各自优势,助力科学文化建设。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