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是现今最热门的汽车前沿科技,伴随着5G时代的来临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无人驾驶被越来越多的提上日程,更有观点认为,2020年底,小规模量产的商用化无人驾驶就会进入人们的生活,无人驾驶看似很远,但其实距离我们很近。近日,人民网汽车频道记者来到了南京“智谷”,在这里,体验了正在研发的L4级别无人驾驶,虽然距离我们想象中彻底的无人驾驶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在这里,记者明显的感受到,无人驾驶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
体验无人驾驶 未来可能并不遥远
位于南京红枫科技园的人工智能小镇,70余平方公里的园区内有着超过120家人工智能企业、15家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中智行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无人驾驶技术正在不断反复地进行试验和测试。
说起中智行,很多人可能会表示没听过,当然这也并不奇怪,毕竟中智行还是一个刚满1岁的初创公司。简单来说,中智行全称为“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的5G+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无人驾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出行服务。此次人民网记者就受他们之邀来到人工智能小镇,体验无人驾驶技术。
走进小镇,几辆头顶“黑色壳体”的红旗轿车立刻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黑色的壳体上布满了大量的仪器,一条黑色的“大线”连接着车辆的后备厢。中智行的技术总监张振林向记者介绍,黑色的壳体是无人驾驶的“眼睛”,上面整合了单目摄像头、激光雷达、卫星导航和惯性陀螺仪等硬件系统。据张振林表示,它们可以实时搜集车辆周边的信息,生成三维立体地图,精确度目前达到2cm。后备厢内则是无人驾驶的算法单元,相当于无人驾驶的大脑,工程师和程序员通过远端操作,对车辆进行控制。
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除了能够模拟人类对实时的交通路况进行判断,并做出反应外,无人驾驶还能够通过云端连接,了解周围路网内的实时交通状况,与整个交通环境融为一体。当然,中智行打造的无人驾驶汽车依然处于试验阶段,但是通过一天的体验,我们能感受到无人驾驶技术正在切实的发展,并很可能在两三年后,正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进入这辆被改装后的红旗轿车,驾驶员的位置上依然有人。但他的职责并非驾驶员,而是被称作安全员。由于目前法规的限制,在任何情况下,主驾驶席都必须有人。另外,由于无人驾驶技术尚未完善,我们也确实需要一位安全员在紧急情况下对车辆进行必要的干预。
车辆的行程是预先设计好的,安全员并不负责指挥车辆行驶的方向。在这一段行程中,我们行驶了大约3公里的路程。人工智能小镇内的路况相对简单,车辆和行人都比较稀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车辆在无人干预下,顺利地完成了直线行驶、并线转弯,甚至还完成了大约40公里/小时左右时速的直线穿桩以及U型掉头弯。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驶过程中,道路上忽然出现了一位环卫工人横穿马路。无人驾驶车准确地识别到了行人,并提前制动,随后控制车辆绕过了行人。但是这套无人驾驶也并非万能。在一段路况中,道路的右侧为停车位,虽然没有车辆停泊,但是系统预设的地图中默认该道路不能驶入。而道路中间为双黄线,根据交通法规,车辆也不能进行并线超车。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预设道路中间出现了一辆停止的车辆时,无人驾驶系统虽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障碍物并停车,但是却无法做出超过障碍物继续前行的判断,只好由安全员进行操作,绕过了停止的车辆继续前行。
对此,中智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类似的情况,在中智行的无人驾驶试验过程中,经常遇到,每一次发生,工作人员都会记录下相关情况,并存入人工智能程序中的记忆单元,当数据样本足够多时,这样的问题就会被无人驾驶系统学习并掌握。此后,当坐在后排的程序员通过连接车辆控制单元的控制装置,输入了几行代码后,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目前中智行改造的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可以实现绝大多数路况的完全无人驾驶,像是识别信号灯、并线、转弯、掉头,甚至是绕桩都不在话下。另外面对突发情况,无人驾驶车辆也能做出一定的合理反应,虽然想要和整个路网融汇贯通还不能做到,但是这套系统也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学习和处理的能力。
(胡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