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7日,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主办,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制造执行系统分会承办的"2019国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暨第五届智能制造与工业4.0国际峰会"在上海工博会开展之际隆重召开,社会各界约220人参加本次大会。
国际峰会在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副秘书长王继宏主持中徐徐拉开序幕:2014年10月签署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提出两国将开展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建立工业4.0的合作对话平台,加强国际企业集团间的交流、合作,建立互信和行业协会之间的专业交流。那么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人民政府,上海绿地私营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自2015年在安亭开始举办智能制造与工业4.0国际峰会,五年来共有三千多名代表与会,超过两百名行业领导、专家以及企业家莅临大会,演讲交流,促成了多家企业在安亭的投资与合作-----
安亭镇作为本次峰会的东道主,由安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项平向与会者致欢迎词:两个星期前,市委书记李强来嘉定调研工业经济发展时指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上海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我们一定要坚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进一步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推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实现上海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城,近年来安亭始终坚持促进数字化、自动化"两化深度融合",和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改造"软硬结合",大力推动我镇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转型。随着大众MEB、复星FFT、长城和滴滴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相继落地,安亭将迎来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对此,镇党委、政府已经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预期,我们将继续优化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政策供给的聚焦度,行业发展的融合度,区域生态的集群度,集政企和社会各方力量,提供有利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和发展的沃土。借此机会,也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企业家以及媒体的朋友们,继续关心、支持安亭,多帮我们建言献策,共同为嘉定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添砖加瓦。
同济大学机械和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卞永明教授代表一直以来支持国际峰会与工业4.0国际峰会的同济大学向与会代表致欢迎词:过去几年我们学院同样深入开展工业4.0和智能制造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主持参与了多个国家和企业工业4.0和智能制造等项目,我们学院在国内外率先设置了智能制造工程新专业,并在2018年秋季开学招生。我们学院和德国合作是一个庞大的优势,在数字培养计划中我们设置了智能制造研究方向,近年来我们建立了中德汽车中心(音),始终把工业4.0和智能制造与德国合作作为我们学院今后发展的重点。
同济大学机械学科现在正在打造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城市建筑节能,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特色的一级学科,希望各位今后与我们加强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工作,欢迎各位到我们学院指导,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更好的把相关的一些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开展的更好。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亚平先生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数字化转型,2018年数字经济已经达到31.3万亿,占我国GDP比重达到34.8%,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或者核心的动力。
随着技术革命、产业变革,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制造、数字赋能以及数字发展将成为我们制造业重要发展方向。由此在面临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成立30周年。在过去30年里机电一体化服务于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产品和系统,我将借助成立三十周年为契机,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挥协会的专业与综合优势,充分运用已经成熟的工作体系和业务平台,为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我们愿与大家一道,加强交流,广泛合作,为实现我国制造业新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伟大的制造强国梦而勇挑重担、再立新功。
特邀主旨报告环节由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德国不来梅大学人工智能首席教授奥特汉·赫尔茨克先生开局,他给大家带来了《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制造》的分享:人工智能在全世界以及中国是炙手可热的一个词,教授讲人工智能,是不是人工智能+制造就是人工智能制造呢?不是。教授大量的关于IoT,教授没有讲到工业互联网,我们张口闭口都是工业互联网,教授讲数字化,一切可以数字化及工业控制、工业通信,数据的搜集、建立,以此建立一个工业物联网IoT的平台,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人工智能,有了人工智能再助力我们的制造。这个逻辑上是讲的通的,是对的。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炳权先生则分享了《智能制造的"大脑"》:在工厂里面智能制造大脑主要是APS和ALS,心脏是MES。这些应用是谁来做呢?从生产,企业内部来讲有自动化的系统,到MES到APS到ERP。从供应链也是到MES,到交付给用户。从生产设计到MES到运维,我们叫三个轴。这三个轴主要是由三类企业在做,一类企业是自动化企业,还有一类是做PLM,像四大家族。还有一类是ERP,EPR从供应链到后端客户管理,ERP还有财务、人力资源等等基本上全部涵概完。MES目前来讲,市面上厂家非常多。这两年大家都在提IoT、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提MES少了。2017年据不完成统计做MES有三千六百多家,现在估计只有一千多家。做APS和MES,谁为主,谁更有优势?做系统最重要的还是从设备层,现在有很多从设备商,从企业里面做设备,做自动化,包括系统集成。如果你要做APS或者MES的时候,如果跟设备层不连接的时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做自动化的企业,最后会把这一块像ERP一样,把供应链,把后面的客户关系管理整合在一起。自动化可能把MES,APS变成管控一体化的体系,这只是我的预测,供大家参考。
Monitor ERP System中国区总经理朱伟翔先生带来了《数字化-赋值企业服务内涵,增强核心竞争力》:我们如果更智慧的生产工作,我们需要做到灵活、敏捷、高效。这是三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怎么做到?首先需要一套比较完整的好的工具来帮助大家。我展示的三大案例,是我们提供的不同功能的冰山一角,只是中间某几个点,我们带给大家的不只是那些点,我们可以把质量的体系建立起来,设计过程建立起来,客户关系建立起来,任何所有想到的与生产行业相关的东西,都是有解决方案带给大家。所以我们是一套完整的一套系统,这一套完整的系统又可以在不同平台上使用,它完整系统代表不需要很强的IT团队去做那些所有的数据的交换,是非常便于大家去开始使用的。正像我讲的例子,40个人的厂,不可能配备十个IT。瑞典大量的企业只是签给IT外包公司就可以运转这一套系统,这也符合中国当前的现状,很多制造型企业没有非常完整的IT团队在那里。
我们实现整套系统之后,对整个生产运营过程有一个完全透明化的理解和认知,并且知道我想要去改善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带给大家的是一套完整的ERP系统,我们通过产先自动化集成,通过中层管理人员或者销售团队与外部客户和供应商的沟通,指导整个运营过程,最终给我们顶层管理层带来我们完整的决策,最终让整家企业变得更灵活、高效、敏捷,来面对所有市场的挑战。
博世软件创新中国区总经理王建国先生带给大家《物联网、云平台助力万物互联》:博世内部就是一个物联网的使能平台。除了在物联网应用,我们也在积极的帮助内部和外部的客户做物联网的转型和业务,我们的业务主要覆盖农业、零售、家居、交通、工业,但是我们更多提供一个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技术平台,我们是供应平台,什么都能做。物联网要有深度,如果对这个行业一点不知道,你很难做好这个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在做解决方案的时候也是一个选择,博世在这些行业里是有沉淀的。另外就是在内部和外部合作过程中,我们的路径是怎么做的?首先帮我们企业制定物联网的战略,制定物联网商业模型,给他们提供一些咨询,做一个概念验证,再逐步帮他们开发最低限度可行产品MVP,再逐步进行云部署解决方案,再持续的改进。这样可以降低失败的风险,不断的敏捷迭代开发。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制造执行系统(MES)分会理事长、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沈斌教授则带来了《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企业要数字化转型升级,未来个性化定制生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原来制造按照艺术品定制,后来发展到大批量,后来要大规模定制,现在要个性化定制。如果要实现个性化定制,企业要数字化转型升级。
企业数字化的主要特征,第一是连接,连接员工、链接客户,连接机器设备。第二是数据,积累沉淀链接之后产生的实时数据。第三是智能,是数据驱动的智能应用,让数据变成数据资产。
实施路径两条,一是业务数据化。过去的信息都是信息孤岛,现在要进行业务数据化。二是提供新型产品和服务,数据业务化。通过数据来增值,来给产品进行增值。
至此,2019国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暨第五届智能制造与工业4.0国际峰会的主论坛内容告一段路,在最后我们非常感谢大力支持本次会议的上海绿地私营经济发展公司,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莫宁特软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尼梅森(北京)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德中工业4.0联盟、广州速威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云智汇(深圳)高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富士康),也非常感谢诸多领导与与会代表在百忙中来参加本次会议。
下午我们将给大家献上精彩纷呈的三个分论坛(分论坛1: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论坛;分论坛2: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论坛;分论坛3:工业互联网与智造生态论坛),我们将在随后每天推出一个论坛的详细介绍,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