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面对诸多竞争、资本加持以及舆论质疑,二手车始终占据资本市场的中坚位置。据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5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16.11万辆,环比下降3.29%,同比下降3.49%,交易量出现负增长。然而即便是在热点走低的情形下,二手车行业依旧热度不减,特别是优信二手车完成了2.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58同城、华平投资、TPG等投资方的助力让优信二手车底气更加十足。
更抢眼的还有优信二手车最新公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4.39亿元,同比增长58.3%,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毛利润达到2.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1.2%,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2.0%增长至53.4%。
由此可见,优信二手车在规模经济和经营杠杆的驱动下,已经做好新一轮盈利攻坚战的准备。
财务数据背后的2C业务货币化能力
从此次优信二手车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来看,优信二手车在营收和盈利两方面实现双向提高。
营收方面,公司二季度总营收达到4.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3%。
其中,得益于交易量和交易金额的大幅增长,作为优信二手车核心业务的2C版块实现3.23亿元的营收额,同比增长11倍。二季度2C业务总交易量增加至24585台,同比增长500.4%。而2C业务总交易额达到28.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1.5%。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优信二手车本身的优势和稳定的区域业务外,优信二手车的全国购业务,对于2C在线二手车交易增长功不可没。相比于烧钱打广告扩张知名度,优信二手车将落脚点布局在变革二手车交易流程改造和建设二手车交易的基础设施上,从而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盈利方面,本季度优信二手车毛利润为2.34亿元,同比增长101.2%,毛利率由上升至53.4%,创下新的增长记录。毛利率的增长,归功于其在2C二手车交易货币化能力的不断提升和规模经济的增长。
亏损方面,优信2019年第二季度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持续经营净亏损为3.32亿元,相比同期实现大幅度收窄。
亏损收窄的背后一方面是对运营效率的不断提升,运营费用占比稳步下降;另一方面是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力度,本季度,优信二手车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8.5%至5610万。
可见,优信二手车的亏损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在规模经济及运营效率的优势凸显,已经突破困扰二手车行业的核心壁垒,再度实现盈利,同时也为未来核心业务强大的货币化能力指向更健康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们继续采取审慎措施控制成本和管理费用,我们相信我们快速增长的在线二手车交易量将为我们带来更大的规模经济和更高的经营杠杆。随着所有措施到位并执行,我们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盈利。“优信集团首席财务官(CFO)曾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