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咖荟:5G时代下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与发展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10-25 14:08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10-25 14: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0月24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记者 傅佳敏)10月21日晚,一场主题为“5G时代下,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在乌镇昭明书院拉开了帷幕。

会上,乌镇智库发布了《5G时代下的AI应用场景》主题报告,讨论了5G时代来临的全球大事件、主要应用场景及全球竞争态势;AI技术的快速爆发及全球产业发展概况;最后展望了5G和AI共同赋能的车联网、大健康及以松鼠AI为代表的智能教育产业。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芬·欧伦斯对于5G在未来更多层面应用以及能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表示认同。他提到了一个案例,通过5G技术能够在上海舒适的办公区内就能过远程操控远在山西的矿井挖掘工作,使矿区生产的安全性、开采效率、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降低生产成本。

清华计算机教授朱小燕认为,5G为人工智能建立了更好的环境,能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在5G的支持下,人工智能肯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松鼠AI合伙人梁静表示AI在教育上的应用,目标是为了让孩子们减负,通过技术的手段指引他们精准地找到自己的漏洞,不用重复学习已经学会的东西。而5G为智能教育应用创造了更多机会。有了5G的支持,多媒体数据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传输,也能帮助到边远山区的孩子,还能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的连接,抓取学习数据,勾勒更全面的人物画像,从而推送更加精准的学习内容。

中央网信办中网联研究部主任张洪生提到,过去15年,从3G到5G,未来还有6G,实际上现在都是在为应用做准备,目前描述的很多场景和未来,在技术上还有很突破点。但,在不断发展中,人类会通过其适应性找到它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现在我们做的很多场景的预测都是对未来的生产生活有帮助的一种预测,但真正在市场生活中应用时,相信人类的智慧会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傅佳敏)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