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139)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当日,海尔生物开盘价为每股30元,涨幅达88.67%;而上市第二个交易日,开盘价为32.89元,超发行价格一倍,增长势头强劲。
业内认为,海尔生物依靠物联网科技生态实现了“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其场景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形成了独特且难以复制的盈利模式,因此在上市第二个交易日就迅速成为广大投资者的关注焦点。
物联网破解医疗场景用户痛点
近几年,随着民众安全、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健康已是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然而,儿童错种疫苗、过期疫苗等事件时有发生;临床用血不及时、血液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让人困扰;而样本存储管理不智能、实验结果不精准等也给人们带来很多问题。
健康需要专业化的医疗服务,而物联网则是当下最高效的工具。为了创造专业、便捷、透明的物联网时代医疗体验,打造各攸关方共同受益的良性生态,海尔生物通过血液网、疫苗网、生物样本库网等多种物联网场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满足用户的切实需求。
比如在接种疫苗的场景中,海尔生物创新研发出“人苗匹配、安全可视”的物联网疫苗接种箱,通过疫苗接种信息化软件系统,让儿童、疫苗和接种人员信息能够一对一匹配,实现了精准取苗零差错、问题疫苗秒冻结、最后一公里可追溯,为接种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另外,海尔生物的生物样本库解决方案也通过对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存储、管理、检测和应用等全场景的覆盖遍及全国,应用场景包括中华骨髓库、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库、国家基因库等国家战略支撑项目,在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市场占有率位居国产品牌首位。
科技生态释放盈利潜能
在2019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曾呼吁:“物联网从抽象概念到场景落地,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离人们越来越近,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而海尔生物正是通过创新实现了物联网与生物数字科技的相互融合,将网器应用与用户场景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血液网、疫苗网、生物样本库网等解决方案的持续升级,解决各个医疗场景下的痛点难点,不断优化提升医疗体验。
与此同时,这种有别于传统制造业的生态模式也为海尔生物带来了可观的盈利能力。从近期披露的三季度财报数据上来看,海尔生物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7.80%,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78.7%、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53.53%,海尔生物成长能力良好,盈利水平正在持续提高。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物联网落地的大趋势中,而海尔生物此番登陆科创板,无疑代表着物联网新物种的正式落地,真正开始服务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并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预料,随着物联网科技生态的日益完善,海尔生物不仅将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更将为中国大健康产业带来一场物联网时代的全面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