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首批通过备案教育应用 钉钉等152款APP在列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19-12-17 13:05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19-12-17 13: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17日消息,教育部在官网公布首批通过备案的教育类移动APP。备案信息显示,阿里巴巴旗下的钉钉、作业盒子等65家企业已经完成了提供者备案。

近年来,教育类APP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在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应用泛滥、乱收费、强制垄断等现象,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为引导和规范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教育部近期开展了教育APP备案工作,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进行规范。

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批通过备案的名单中,“教育钉钉”位列其中,编号3300001,是全国首个通过备案的平台型应用。备案信息显示,教育钉钉是作为平台级移动应用进行的备案,这意味着教育钉钉平台上的第三方应用和小程序也将获得进入教育行业的相关资质。

  钉钉教育版通过教育部备案,编号3300001

据介绍,钉钉是阿里巴巴专为企业组织打造的数智化移动协同平台,背后结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钉钉获得了教育领域广泛认可。为更好地服务教育领域,钉钉在今年3月推出了专门针对教育行业的“教育钉钉”,为教育主管单位和学校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教育数智化解决方案,覆盖校务管理、行政办公、后勤服务、教学教研、家校连接、学生成长、校园安全、数据大脑等方面。推进教育数字化水平提升之外,钉钉也在全力推动教育基础设施的升级,在甘肃甘南、云南楚雄等地的教育贫困和公益捐赠也获得了教育部的认可。

根据《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所有教育类APP提供者都要进行备案,使用者只能在已经完成备案的教育APP中选择。这意味着不在备案之列的教育APP将无法进入学校等教育领域。

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教技函〔2019〕55号)文件精神,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将以备案制度为基础,全面治理教育APP乱象,补齐监督短板,规范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开发供给质量,营造优良发展生态,促进教育移动应用有序健康发展,为广大师生营造健康、有序、安全的网络空间和学习环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