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为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市场投融资对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创新的支撑带动作用,以市场化机制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开展揭榜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的指导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简称AIIA联盟)承办的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朱秀梅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致辞。AIIA联盟副秘书长王爱华进行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会议由AIIA联盟投融资组副组长、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秘书长钱雨主持。
朱秀梅副司长强调,举办这次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座谈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助力解决人工智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务实举措。朱秀梅对人工智能产融合作提出三点期待:一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资本等要素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聚焦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领域,通过金融支持加速解决行业痛点。三是以资本为助力,以产业为载体,加快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人工智能产融生态。
AIIA联盟王爱华副秘书长整体介绍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近几年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情况和投资热点。指出我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保持在全球第一梯队,AI专利授权量稳定增长,在投资领域医疗金融等领域热度持续等观点。王爱华副秘书长还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今年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也简要介绍了联盟明年的工作计划重点:一方面推进服务产业生态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则专注于助力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本次会议氛围热烈,邀请了国家开发银行、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中国国新控股、北京银行、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嘉实投资、元禾重元、大河资本、朗玛峰创投、赛伯乐松石、中科创星、启迪创投、经纬中国、中技华软、九合创投、清研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近20家国内金融投资机构参会,介绍投资政策和关注领域。
旷视、商汤、依图、科大讯飞、京东、美亚柏科、云天励飞、驭势科技、创泽智能机器人、安德医智、神思电子、国星宇航、中软安人、沈阳通用机器人等4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介绍各自能力优势和融资需求。
在会议介绍阶段结束,进入自由交流环节时,由主持人钱雨邀请与会投融资机构与人工智能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充分沟通。
有近二十家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在现场沟通了投融资的兴趣,并达成了后续深入交流投资的意向。此次会议通过政府和联盟为金融、企业双方“搭平台、当红娘”,很好地促进了产融双方深度交流合作。
与会金融投资机构介绍情况
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投研部总经理汪存富先生发言,中网投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中央网信办和财政部共同发起,基金规划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他认为人工智能项目投资的关键要素包括以下三点,一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二是核心的资源。三是行业领域重点平台。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朱孝忠先生发言,中国国新资产是一家新央企,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2016 年初被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的两家中央企业之一,是在国家授权范围内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截至 2018 年底,资产总额突破 3800 亿元,公司年度净利润突破 70 亿元。
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公司代表发言,中关村分行作为首家在中关村示范区成立的分行级银行机构,以“科技金融创新”为使命,不断创新和强化针对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型企业的“一条龙”金融服务。北京银行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是由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分行创办的以投贷联动创新为主线、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联动的服务平台。曾为旷世科技,格灵深瞳,麦飞科技,中科闻歌,踏歌智行,天智航,柏惠维康等AI 企业提供金融投贷服务。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总经理吴巍女士发言,该基金经市政府批准,由上海国盛集团、临港集团分别作为上海国资运营平台公司、临港新片区的开发主体以及上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的开发建设单位联合发起设立,按照“整体设计,分期实施”规划,总规模300亿元,首期目标规模人民币 100 亿元,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运作体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该基金一半是母基金,一半是直投,主要围绕芯片、产业链、传感器、数据、算法、以及AI加产业应用去布局。
嘉实投资CEO仇小川先生发言,嘉实投资是嘉实基金旗下的股权投资平台,目前管理的资金规模为200个亿,主要集中投资AI、大数据和云计算三个方向。他认为除了关注技术本身发展外,还应关注由技术所驱动的平台和服务,投资阶段为早中期人工智能企业。
3553工程计划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解家禾女士发言,3553工程计划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解家禾女士发言,3553工程计划是一个集各种产业为内容的一个美好生活家园生态计划。计划通过机制建设和模式创新,以产业金融为核心动力进行产业布局,让产业形成闭环,为产业打造市场出口,即为产业输血,又为产业造血,真正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使人居美好生活家园的愿望得以实现。
元禾重元合伙人李炜琦女士发言,元禾重元是元禾控股旗下专注于成长期项目的市场化平台,在管人民币基金 7 支,管理规模约 75 亿元。目前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领域相关的新经济产业,重点关注制造升级和消费升级中的投资机会。
大河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翊钦先生发言,该基金主要从事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和母基金管理,管理基金规模超 400 亿人民币,涵盖天使、VC、PE 及并购母基金,主要关注方向在移动互联、消费升级、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大健康等领域。
朗玛峰创投联合创始人李运喜先生发言,朗玛峰创投创建于 2007 年 9 月,在北京、深圳设立双总部,致力于投资 100 家世界一流的科技企业。12 年来,朗玛峰累计投资企业 145+,退出企业 40+,目前在投企业 100+,资金管理规模超过 70 亿元。重点关注医药、医疗器械,芯片、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方向。
赛伯乐松石管理合伙人郭利冰先生发言,赛伯乐投资集团由硅谷创业家朱敏先生于 2005 年创办,是一家秉承创新创业精神,通过科技、资本和国际化手段,为区域的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的投资集团。资金管理规模1000亿元,重点关注教育、医疗健康、芯片、双创、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布局,阶段以中后期为主。
中科创星投资总监崔婷女士发言,中科创星是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联合社会资本发起创办,专业从事硬科技产业孵化+创业投资的专业化一站式平台。围绕光电子集成、军民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制造、生物医疗六大重点投资领域,主要投向具有成长潜力、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种子期、初创期的早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截至 2019 年 7 月,已投资孵化 258 家硬科技企业,累计实现投资超过 24 亿元。
启迪创投董事总经理宋威先生发言,启迪创投是清华大学控股的校办企业,94年成立,致力于做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的孵化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从99年开始以自有资金的方式进行投资,主要也是投资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清华校友的创业项目。至今已经累计投资一批科技型的企业,大概有38家已上市。
经纬中国代表发言,经纬中国成立于 2008 年,专注于新兴产业的投资,11 年以来倾力扎根中国市场。管理规模合计超过 310 亿人民币,总部设立在北京。迄今经纬中国在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服务、金融科技、消费互联网以及教育等领域投资超过了 600 家公司,每年新投企业数量为 60-70 家。其中估值 50 亿美金以上公司 10 家,10 亿美元以上的超过 40 家。
中技华软副总经理张漫发言,北京中技华软知识产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内投资机构中推行投贷联动的先驱和典范。企业推行的成长债业务,用“股权+知识产权质押担保”的方式,帮助具备核心技术和独特竞争优势的科技型企业向银行申请大额贷款。以债权为入口建立标的池,中技华软知识产权基金再择优投资。重点关注信息技术、轨道交通、新能源、
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目前已经投出 20 余个股权项目,投资总额达 10 亿元。
九合创投投资经理王晓妍女士发言,九合创投成立于 2011 年,由百度创始团队之一的王啸先生创立,是一家专注于科技领域早期创业公司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方向涵盖人工智能、5G、物联网、企业服务等。截至目前,九合创投已在中国投资 200 余家创新企业。
清研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合伙人刘花花女士发言,清研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成立于 2017 年,专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投,重点关注感知智能的行业场景化应用,包括传感器、芯片等基础硬件项目;图像识别等通用型技术产品/平台/服务;垂直行业解决方案+通用型产品服务。其他相关人工智能领域,包括计算智能(深度强化学习等)认知智能(NLP、知识图谱等)以及上述领域的 AI 场景化落地方案+通用型产品服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传统行业、核心技术以及底层软硬件平台的项目。投资阶段为 B 轮以前的项目。
与会人工智能企业介绍情况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投融资副总裁江天宇先生发言,旷视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在深度学习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旷视向客户提供包括先进算法、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及内嵌人工智能功能的物联网设备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旷视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研发深度学习框架的公司之一。
商汤科技战略拓展执行总监周海文女士发言,商汤是一家成立刚刚满5周年的年轻公司,公司自主研发并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推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医疗影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和遥感等。商汤科技已成为中国知名的AI算法提供商,目前在9个垂直领域都有应用。成立以来已获得30亿美元的融资,未来对融资的需求除了股权融资也对稳定且成本合理的债权融资有一定的需求。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FO孙锐女士发言,依图12年成立,是国内比较少见的拥有全栈式技术的企业,无论是从视觉分析还是语音识别,尤其是今年在声纹识别,还有语义理解等均获得业内高度认可。公司定位是用全栈的技术来解锁更多场景,既是一个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也是一个基础设施的提供商,希望可以获得多元化融资方式。
科大讯飞战略发展总监郭杰先生发言,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亚太地区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业。科大讯飞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多次在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图像理解、知识图谱、知识发现、机器推理等各项国际评测中取得佳绩。
京东科技产业基金合伙人徐毅琼女士发言,该基金是京东在山东做的首只科技产业基金,人工智能作为山东的十强发展产业排在首位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当地政府非常看重的一个方向。京东也邀请其他的产业方加入到该基金中来。京东投资原则是:京东的产业和应用场景可以赋能的项目。投资方向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围绕京东体系内的11个业务板块。
美亚柏科李国庆发言,99年成立,总部在厦门,2011年创业板上市。美亚柏科自成立以来深耕电子数据取证及大数据信息化等业务,是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网络空间安全及大数据信息化专家,7月份由国投做了战略控股,现在是相对央企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体制不变,保持央企优势、民企活力。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证券资本部董事总经理王蕴媞女士发言,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视觉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致力于打造基于视觉芯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技术的“视觉智能加速平台”,为平安城市、智慧商业、工业智造、无人系统、机器人等行业的千家企业提供视觉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和开发平台,最终实现公司愿景“让智能无处不在”,希望获得资本的大力支持。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生态创新官邱巍先生发言,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身份识别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是济南市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正在实施“从身份识别到智能认知、从行业深耕到行业贯通”的升级战略。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公司打造的神思云脑认知计算服务平台向行业客户提供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智能知识管理、机器学习训练等人工智能智力支撑,智慧餐饮、智慧园区、智慧政务服务大厅、智能视频分析等云端结合的人工智能综合解决方案逐步完成应用场景落地并进入复制推广阶段。
创泽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马瑄女士发言,公司成立于2010年,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能够多元化的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目前产品的用户已经遍布了全国有20多个省市,公司是国内最早能够规模化生产商用服务智能机器人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早通过EMC和安全双认证的企业之一。
北京安德医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副总裁、大中华区CEO 李晶珏发言,公司2017年设立,是一家专注于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研发的专业AI公司。公司致力深度学习技术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以辅助医生提升效率为宗旨,研发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的医疗AI产品。
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井焜发言,神思电子作为国内领先的身份识别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务商,正在实施“从身份识别到人工智能”升级战略。神思电子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神思云脑认知计算服务平台坚持开放标准技术路线,赋能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开拓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基于该平台既能向行业客户提供智能知识管理系统、实体和虚拟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自助终端等单项人工智能产品,也可以向智慧城市提供智慧园区、智慧餐饮、智慧政务服务大厅、智慧教育、行业诚信监管平台、智能视频分析、警务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多项AI+云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CEO王磊发言,公司是一家商业AI卫星网络公司,2018年5月设立。国星宇航成功研制发射了全球首颗AI卫星,截至2019年8月,国星宇航已顺利完成5次太空任务,成功研制并发射了8颗AI卫星。国星宇航攻克了单星智能化、多星网络化、运控自动化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完全自主可控的全球领先全栈AI卫星网络技术体系,THZ星间通信网络技术体系,拥有AI卫星大脑系统、THZ卫星通信系统、多功能交互卫星整星研制、移动智能运控网络、星时代AI星座组网、星云大数据平台等核心能力。希望引入有战略眼光的投资机构。
杭州中软安人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张鹤发言,杭州中软安人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各大部委及全国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智慧政务服务热线解决方案及专业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建有省级研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院士工作站。在税务、市场监管、社保、交通、12345等行业的政府呼叫中心平台建设这一细分市场拥有160余家省部级客户。安人承建的“互联网”+重大工程项目科研成果“小安智能政务服务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沈阳通用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李洪谊发言,通用机器人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沈阳。通用机器人掌握力反馈、高精度定位、极端环境生存等的核心技术,专注于多关节机器人、机器人应用及机器人新技术等方向的研发与商业化。公司拥有自己研制开发的精密差动行星减速器、肿瘤手术机器人、立体停车机器人等,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