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华鲟抵达大海 虎牙全程直播万尾“水中国宝”回家路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0-05-08 17:03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0-05-08 17: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万物生机勃勃,自然界迎来了新的轮回,随着湖北的慢慢苏醒,5月6日13时30分25秒,距离中华鲟放流点约1800公里的江阴监测站点监测到编号4911的8龄中华鲟率先进入河口水域,成功入海。随着“先头部队”的成功入海,标志着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年第62次万尾中华鲟放流之旅圆满结束。

受疫情影响,本次中华鲟放流首次开启了传播更广泛、更直观的“云端模式”,虎牙直播作为独家网络直播平台全程见证此次活动,组织志愿者报名、线上问答、互动刷屏等活动,为公众献上了一系列丰富的“线上中华鲟放流之旅”,通过直播号召更多网友关注中华鲟,加入到共同保护自然的行动中来。

  (百万虎牙网友见证中华鲟放归长江瞬间)

强势围观+问答,中华鲟放流知识讲堂

中华鲟放流之旅的首站——湖北宜昌的现场直播,吸引了超过100万观众的强势围观,大家共同见证中华鲟回归长江的瞬间,纷纷表达了对湖北的祝福之情,以及对保护野生动物行动的肯定。

在接下来的两周内,随着中华鲟途径武汉、南京、上海,虎牙派遣三位主播跟踪中华鲟活动,并实时与中华鲟研究所连麦互动,多场直播吸引了超过300万网友观看、互动,活动受到了网友及社会舆论的广泛热议和好评,更有观众在弹幕中刷屏为中华鲟打call点赞。

“主播+专家”传递中华鲟保护理念

  (虎牙主播“倒立小爽”在直播间带领网友复习)

此次活动中,以中华鲟入江入海为引线,虎牙又为公众带来了三场内容丰富、妙趣横生、干货满满的公益科普大讲堂,大大满足了网友的好奇心。武汉站的守卫者泓澧老师在遗爱湖湿地馆中与专家进行连麦,专家则带领网友参观中华鲟研究所,双方就湖北周边的珍贵鱼类物种进行了有趣的“跨时空”对比,让大家感受一个立体的长江流域水生态圈,着重介绍了中华鲟在整个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南京站守护者小爽,在直播前悉心制作了数十张手写板,带领大家复习中华鲟洄游相关知识的同时,又向研究人员讨教了许多中华鲟的趣味知识,整个过程“有图有真相”,让网友直呼有趣、过瘾。而上海的守护者壮壮猪,则在线开启了一波互动问答,带领网友为中华鲟打Call,通过刷屏表达对中华鲟入海的支持。

  (主播开启趣味问答“猜猜哪批中华鲟会先到大海”)

此外,虎牙直播专题页中还开设了线上志愿者招募活动,号召了众多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环保公益事业的实践中,用实际行动护航中华鲟。中华鲟研究所的专家表示“这次放流活动首次引进了网络直播的互动形式,不仅能向大众传达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也希望通过虎牙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中华鲟世界真实的生存状态,期待大家能一起加入行动。”

纵观中华鲟放流之旅的多场公益科普内容,不仅让广大网友在直播过程中学习了各类知识,更有利于大众环保理念和意识的增强。虎牙直播始终重视作为直播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此次活动的开展更加坚定了虎牙直播保护野生动物、守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