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抱着享受的态度,品味做饭的乐趣。除了犒劳自己,调理身心之外,对于年轻一代的很多青年而言,“做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娱乐,一人食并不凄惨,甚至是自得其乐的。在疫情中,花样一人食刷遍各大平台,抖音上#我的独食攻略#播放量量超过13.9亿次,豆瓣“自己做饭自己吃”小组成员数接近19万,这种“一个人吃饭才是享受”的一人食新主张,在年轻代群里越来越火。
最近,天猫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推出了《年轻代厨房小家电洞察报告》该报告显示厨房小家电消费正在逐渐年轻化,从2017年到2019年,小厨电在年客单价每年仅上升1.5%的前提下,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达到21.1%,主要归功于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每年新增消费者超过19.3%,其中,线上90/95后的小厨电消费增速是整体增速的一倍。
目前超过六成的年轻人养成了自我做饭、带饭的健康好习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进入厨房,创造和享受美食带来的美好食光,从阿里平台(淘宝+天猫)数据看,2020年第一季度厨房小家电销售额139亿,同比增长15.8%,其中2、3月分别同比增长23%与31%,可见厨房小家电的增长还在不断加速。
到了2019年90及95后年轻代的消费者已经占据消费总人数的约四成,成为了小厨电消费的生力军,烘培、烹饪、研究美食则是90及95后小家电消费者最喜欢的兴趣活动。厨房电器也不再是简单的饱腹工具,而是兴趣、审美、自我表达,自我宠爱的“新玩具”。
而作为最新一代的主力消费人群,95后又体现了与90后不同的一些特质。他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性格更为独立,他们偏好一个人的活动、拍照摄影和短视频,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居家的一代,天猫的网购数据证明,他们除了购买小厨电,还喜欢网购家务清洁用品、纸巾、家庭收纳工具等,在他们的助推下,“一人食”逐渐更加丰富,国内一至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中,46%的人在过去24小时曾独自用餐,比去年增加了9%。
今天的“一人食”已经从1.0走向2.0。1.0“被动一人食”,是说服自己“一个人好好也吃饭”,来掩饰孤独感。而一人食2.0则是“主动选择”,“一个人”不再是单身族的专利,而是所有人会有的“一个人”碎片化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多人需要独处的时间,享受私人空间自由,嘈杂生活里一个人的碎片时间也可以很个性,很有趣,很精彩,很酷。而此时“食”不再只是为了充饥,而是兴趣、爱好,和创造快乐的方式。
而在不同的年轻人群中,“一人食”又有不同的意义。除了将钻研食谱和烘焙作为快乐之源的年轻人,也有人的一人食动力来自于“懒经济”,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懒经济”用户MAU为1.35亿、“宅经济”用户MAU为8.34亿。“懒宅经济”形成一种新的消费观念,与传统观念不同,懒成为一种追求,宅成为一种信仰,对于这些消费者,能够简单搞定一顿美味佳肴的多功能机是其必备之选。
有人把宅作为信仰,也有人将兴趣爱好集中在吃上,成为“孤独的美食家”,天猫的报告显示,购买小厨电的年轻消费者中,67%的人自封“吃货”,他们喜欢网购美食、深夜享受夜宵,还喜欢打卡网红餐饮,成为人群中的 “尝鲜课代表”。
而都市上班族不仅是享受吃饭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拒绝不健康的饮食。“保温杯里泡枸杞”不再是一句玩笑话,这一代的年轻人比之前更为注重身体,疫情前后,65%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自己带饭,其中早午餐自己做的比例均超过一半。其中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北方省份最多人受到养生概念的呼唤,相比去年消费人数占比提升度最高。
年轻一代变幻莫测的新需求,促进了小厨电的年轻化。而“天猫正当红”连续两年助力厨电行业布局新兴市场。聚焦一人食场景,对消费需求进行挖掘和升级,从而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商品,同时也通过C2M反向定制商品模式,帮助生产商赋能工业设计、创意设计,孵化了众多行业爆款新品。
而爆款的频频产生,又反过来催生“花式独食”多样新消费。供给端的产品布局及创新,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早餐、夜宵、养生、DIY等多种乐趣需求,并且带动了生鲜电商,本地服务,预制菜等多个产业,可以想见,小厨电依然有广阔的蓝海,在未来将会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