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庐课评,为品质家庭教育而生

来源:中国网    2020-06-08 16:52
来源: 中国网
2020-06-08 16: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品牌的诞生

2020年4月13日,鱼sir发起的“鱼sir家长圈”推出了正式品牌“星庐课评”,正式开启团队化发展,全面进行服务升级。

日前,会员服务也正式上线星庐课评小程序,后续服务系统将会不断完善更新。

鱼sir,四岁宝爸,知名教育评测大V,浙大研究生毕业,星庐课评发起人,9D-SE课程测评体系创立者,一个从业10年的教育行内人,专注于研究各种教育资源。

从浙大研究生毕业后,鱼sir始终在教育行业打拼,身边的亲友包括工作中接触到的家长,有课外教育方面的困扰,都会向他请教。于是2018年开始,鱼sir发起了教育互助圈,通过“鱼sir家长圈”公众号等自媒体渠道,为家长们提供试听、选课和报名攻略,分享经验技巧让家长和孩子避开课外教育的“各种坑”,吸引了很多家长。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教育互助圈一直在不断扩大,陆续聚集了一批专业人士,大家都有想法把“让每个家庭都能获得来自教育行内人的教育规划指导和护航”当作一项正式的事业来做。

于是,星庐课评诞生了。

为品质家庭教育服务

“推正式品牌是为了给家长们更体系专业的服务。”

鱼sir表示,星庐课评是服务于品质家庭的教育决策与护航平台,为孩子处于K12阶段的家长提供课外教育评测、选课咨询和防坑护航等服务。不仅可以看各大机构的分析和课程测评,还能做免费的1对1选课咨询。如果报课,还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到个性化的防坑保障服务,像是试听、正课攻略,师资匹配、课程质量诊断这些,如果不是专业做教育的家长,可以去咨询下报班和避坑攻略,省时省力比自己选择更专业。

在过去的近三年时间里,鱼sir发现,几乎有90%的家长对市面上现有的机构认知仅仅来自招生广告、机构顾问的介绍或亲朋好友的推荐,对其本身的课程体系,教研实力,课堂效果以及是否适合孩子一无所知,这正是星庐课评推出课程评测服务的原因。

“目前星庐课评已经累计深入调研剖析2800+教育资源,囊括了市面上常见的机构和课程情况。”

在课程评测方面,星庐课评成立第三方专家团,针对市面主流课外教育机构、课程、教育资源等作出独立评测,为家长选课提供参考。

星庐课评坚持产出第三方专业文章,做到完全独立、去广告。资深教育专家团每次评测都会匿名购买完整的课程包,全周期跟踪评测。基于自主研发搭建的9D-SE课程评测模型,每个课程会涉及到至少32个纬度的全方位调研解读。同时,组建家长陪测团,建立家长社群样本,收集真实上课家长和孩子的反馈和学习结果,考察课程效果。

“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家长更深入的了解机构和课程,在了解的基础上做决定。”

来自一线的教研团队

星庐课评为家长提供专属教育伙伴1对1选课咨询服务,根据孩子具体需求,依托自主研发的学情分析工具箱、生课匹配模型等,科学地帮助家长找到适合孩子的课程和老师。

在团队构建上,鱼sir坚持严选一线教研人员。星庐课评的教育伙伴有教研专家、幼儿教育启蒙专家、儿童教育心理学博士、语言学博士、原教育机构资深顾问、产品技术专家,还有部分具有资深鸡娃经验的虎爸牛妈。教育伙伴们在机构课程分析、选课匹配和防踩坑等方面都有不逊于鱼sir的能力,细分领域甚至更专业。

“要确保家长们能够得到专业的教育规划和指导。”

与家长互助共生,共创共荣

由于星庐课评所有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因此在品牌如何盈利维持运转上,鱼sir表示:

“我们始终秉持着当初创办教育互助圈的初衷,希望和加入的家长一起互助共生,共创共荣。我们会持续免费为家长提供课程评测和选课咨询,不会收取费用。至于生存,我们收入部分来源于机构的转介绍推荐费。机构每年会把部分招生广告费用用于推荐和转介绍上,家长接受我们的选课建议并通过我们通道购课后,我们会收到机构的介绍费。这些介绍费我们取之用户,用之用户,用这笔收入,我们能够组建并不断完善会员服务团队,为家长提供贯穿全课程学习周期的防坑护航和其他增值服务,根据课程适配师资匹配、上课攻略、课堂质量评估、配套教育资源指南、教育内参、专家讲座等一系列防坑护航服务。”

同时,星庐课评开通了有赞商城,福利内购通过对接品牌方采集模式,将价格谈到最低,为会员们提供分级读物、电子设备、学习用品等养育必备产品,家长们可以通过购买商城产品进行支持。

“在我们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明日之星,星庐课评会始终坚持“孩子第一”,成为家长们教育路上的坚实后盾,让家长不再为孩子的教育操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