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人文学部联合抖音举办“短视频与青少年人文素养”研讨会,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艺术、文学、哲学、教育领域专家,就如何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及短视频在青少年人文素养培育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吴飞提到,目前抖音已覆盖150个国家、75个语种,短视频的普及十分惊人。截至2020年6月,抖音艺术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5万亿次、读书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2657亿次、战疫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22亿次。抖音不仅是青少年学习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知识的新工具,还成为了青少年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这点特别值得学界深入研究分析介绍。
去年,抖音陆续联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等学术机构发起了“DOU知计划”、“青椒计划“、“DOU艺计划”等旨在以短视频服务知识普惠、艺术普及的活动。今年4月,抖音又与8所高校、25家文化机构以及今日头条、番茄小说、西瓜视频联合启动了“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希望通过短视频打造“线上沙龙”,让青少年重回书桌,爱上阅读。
吴飞表示,不可否认,技术的发展让人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我们要学会接纳新的技术手段,让美育成为普通人的日常。这意味着所有人,尤其是学者和从业者不能被流量法则所裹胁,要遏制低俗和恶俗,要有坚守和引导,而不是逃避。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审美教育的责任。
吴飞希望,抖音能继续提升内容品质,“在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找到平衡,重返整体性,重建人文雅趣,重塑一个个完整和自由的灵魂,从而促进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