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直播+”赋能研究报告》:快手“全场景”蓄势赋能

近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了《互联网平台“直播+”赋能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直播+”作为一种创新信息承载交互方式,正逐渐进化为一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主流传播形式,在5G 时代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互联网平台“直播+”赋能研究报告》:快手“全场景”蓄势赋能

来源:新华网    2020-08-24 17:34
来源: 新华网
2020-08-24 17: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了《互联网平台“直播+”赋能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快手平台直播为例,从数据和内容切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不同场景,全面剖析直播带来的影响与可能。

当前,直播技术应用涵盖领域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正在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动能和基础设施。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线下经济受挫,线上消费与服务兴起,直播平台以技术和用户的双重优势,为社会蓄势赋能。《报告》深度分析了当下直播新生态,通过结合快手“全场景”蓄势赋能案例,展望未来“直播+”时代的深层变革。

“全场景”蓄势赋能

目前,直播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产业转型、文化创新等层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本次《报告》即通过快手平台丰富多元的案例,印证了直播已在各个行业实现“全场景”蓄势赋能,并集中体现在五大维度。

首先,直播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文本呈现形式,在今年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凭借超3亿日活用户的优势积极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全方位保障权威信息触达。

其次,直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了行业转型升级。受疫情影响,今年不少行业面临困难,线上直播成为了不少企业的选择,涉及领域包括服装、汽车、家居、旅游等。2020年5月,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现身快手直播间为格力品牌助力,三个小时的直播共吸引了超过1600万用户观看,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100万,成交额累计高达3.1亿元。

此外,直播在教育普惠和文旅传播方面也有诸多探索和尝试。据《2019快手教育生态报告》数据显示,快手教育类短视频作者超过99万,累计生产视频量达2亿,教育直播日均观看时长相当于734年。今年2月,快手联合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展“良乐”线上音乐会。身在北京、上海、合肥、波士顿、纽约5个城市的9位音乐家在直播间隔屏接力,近4小时的线上音乐会,累计观看总人数超过300万,峰值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万。

快手联合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展的“良乐”线上音乐会

进击的短视频平台直播

《报告》指出,快手的独特发展模式推动着快手“直播+”深度、持久的生命力,为各行各业深度赋能,促进“直播+”与多领域的高效融合。这背后是以“平等普惠”核心价值观指引下注重关系链塑造、提供沉浸式体验、出台扶持性政策的系统性的复合型发展战略。

  快手发展模式图

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指出,只有注重发掘“直播+”蕴藏的巨大价值,抓住5G时代“直播+”的风口,才能取得传播主流价值和变现自身价值的双成果。他认为,网络直播既实现了面对面交流的高效又打破了时空限制,是信息传播的优化回归,符合人类交往总规律和技术发展大趋势。

《报告》阐述了移动视频时代的到来使得“直播+”成为融入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结构性力量。这一具有包容性与驱动力的新型媒介形态正在逐渐演化成一种结构性力量,解构与重构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播+”作为一种创新信息承载交互方式,正逐渐进化为一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主流传播形式,在5G 时代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