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开启“网络+”扶贫新篇章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0-09-15 17:02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0-09-15 17: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曾经是一个被时代远远抛在后面的村落,被称为“悬崖村”。以前,村里没有通信基站,让人望而却步的悬崖峭壁阻隔了信息与交通,“山下山上,形同隔世”。2017年,中国移动破除万难为悬崖村通上了4G和宽带网,为乡亲们送来了“千里眼”“顺风耳”,让这里的村民从此牵手世界,悬崖村由此有了整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网络扶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这正是移动网络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优质网络作为中国移动最闪亮的一张“名片”,必然成为了中国移动投身脱贫攻坚工作最关键的“基础底座”。

自2002年以来,中国移动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光荣的社会责任,在不断的创新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移动特色的依托“1+3+X”体系框架的“网络+”扶贫模式——以网络扶贫为主线,强化组织、资金和人才保障,将网络与教育、健康、消费、民生、产业、就业等扶贫领域深度结合,以网络信息之力助力脱贫攻坚。

18年来,中国移动克服环境艰险、交通阻断、缺水缺电等重重困难,将网络覆盖到从北疆漠河到南海三沙、从东海之滨到世界屋脊的神州大地各个角落。18年来,中国移动累计投入超800亿元,完善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累计实现12.2万个自然村通电话、8万多个行政村通宽带,全国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超过98%,建档立卡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超过97%。

正是在“网络+”扶贫模式的引领下,中国移动累计帮扶10个县、12个乡和1514个村实现脱贫摘帽,帮助100.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中连续两年获最高等级评价——“好”,位居2019年中央企业第一名;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自主开发的精准扶贫系统先后被联合国评选为“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最高项目奖”和“全球减贫案例”。

在信息已成为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数据已成为战略性基础资源、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的当下,中国移动将进一步深化和升级“网络+”扶贫模式,通过“5G+”扶贫、“智慧乡村”整体方案等新技术新模式,帮助农村地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数字生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