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物流新基建打造“绿色双11”

来源:中国网科学    2020-11-03 15:10
来源: 中国网科学
2020-11-03 15: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天猫双11的号角已全面吹响。双11不止是消费狂欢季,还是绿色环保行动季。

据媒体报道,电商平台天猫升级了双11绿色行动,将覆盖快递包裹的“查、取、寄”等各环节,预计今年双11期间,线上线下将号召至少1亿人次参与和支持物流绿色行动,一起参与的还有大量品牌商家。

可以预见,绿色依旧会是今年双11的重要底色与亮色。而在“绿色双11”洗礼下,绿色环保的共识必将更加深入人心。

为什么双11会“绿”起来?

让双11绿起来,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召唤。

都知道,网购如今已成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双11更是“剁手族”“尾款人”的嘉年华;“快递小哥”亦是人们生活中的刚需式存在,毕竟无快递则无网购。到头来,快递业爆发式增长与电商高速发展、网购快速普及成了共生图景。

前不久,国家邮政局就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寄递市场,2019年快递业务量达到635.2亿件,已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邮政快递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2020年)》显示:我国快递包装以瓦楞纸箱和塑料袋为主,其中纸箱类快递包装约占 44.03%(按件数计),塑料袋类包装约占33.5%。绿色环保正渐次成为社会共识。

双11是以促消费扩大国内市场、打通“双循环”市场经脉的重要节点。过去几年来,双11就在不断裹上绿色。

以往购物过后的快递配送环节,快递物流企业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商品触达用户过程中的安全便利,消费者更关心所购商品的完好无损,那近几年,快递物流业在绿色化、环保化上不断做加法,鼓励绿色消费,助力绿色发展,已成了趋势。

也只有在绿色化上持续做加法,双11才能在盘活内需、助推消费之余,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产生深层次连接,最终既放大绿色物流带来的环保效果,也激活社会消费行为在绿色经济维度产生的外溢效应。

“绿色双11”需要物流新基建驱动

“绿色双11”需要绿色物流的普及,而绿色物流的发展,也离不开物流新基建绿色化的加持——相较于此前绿色物流的推进方式主要依赖于绿色快递包装的研发和回收,如今绿色物流则需要以科技为驱动、以智能化为动力,去构筑全场景绿色物流体系。

对物流平台来说,通过技术多领域应用、多方位赋能,搭建起绿色物流全链路,也是能力与责任的体现。作为先行者与积极推动者,物流数字化平台菜鸟自成立之日起,就依托物流基础设施型平台之利,秉持全局性眼光、赋能思维、系统化视角,致力于为物流业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同时,持续推动着绿色物流的发展。

早在2016年,菜鸟就联合30多家物流合作伙伴发起菜鸟绿色行动,推动行业绿色升级,这是物流行业首次以绿色物流为主题发起的行动计划;2017年3月,菜鸟又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出资成立中国首个物流环保公益基金——菜鸟绿色联盟公益基金;2018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推出绿色物流2020计划,率先向快递污染宣战——由菜鸟牵头,阿里生态内各平台共绘绿色物流大图;2019年双11期间推出了“双11绿色合伙人行动”。

4年来,通过推广电子面单、装箱算法、智能路径规划、环保袋、循环箱、绿色回收箱、新能源物流车、太阳能物流园等,菜鸟凭借平台优势与技术长处,携手同行在绿色智能、绿色包装、绿色回收、绿色仓配、绿色森林等多方面发力,并为其提供涵盖包装、打包、配送、路径规划、回收等环节的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让数百亿个快递包裹“绿”了起来。

从绿色智能层面的率先推广电子面单、推行“一联单”,到绿色包装层面的推广回收纸箱发货、在采购平台开辟绿色包装专区,到绿色回收层面的发布“回箱计划”、铺设增添纸塑分离功能的绿色回收箱,到绿色仓配层面的创新智能分仓、前置备货、门店发货等模式,再到绿色森林层面的种植“绿色物流行动”专属生态林……这些不只推动了整个行业绿色化水平的提升,也助推着“绿色双11”的愿景加速照进现实。

2019年天猫双11创造的奇迹,不止成交额,不止物流订单量,还有在全社会倡导下全民响应、人人可参与的绿色环保行动——截至当年11月11日,有超2亿人次以多种形式参与“绿色双11”,包括绿色消费、绿色物流等环保行动。

而在今年,菜鸟还发起规模化的减塑和回收行动,全面升级绿色场景。无论是联动商家将原有塑料快递包装袋替换成生物基环保快递袋,还是增加1万个纸箱回收点,扩大原装包装、环保拉链箱发货比例,都在助益减塑环保,也是对绿色物流的“增量推进”。

时至今日,菜鸟绿色行动已从自发式公益行为,变成了后来的多主体联动、多要素协作的生态协同动作,再到现在的新零售消费下的绿色经济体助推举措。

这不啻为用物流新基建绿色化增益“绿色双11”的范本。无论是电子面单、纸箱优选算法等技术,还是循环箱、可降解快递袋、无胶带纸箱、社区回收台等工具,都为绿色物流的实现、“绿色双11”的到来提供了支撑、夯实了支点。“绿色双11”需要更多这样的赋能。

绿色发展要的是长期主义,需全社会协作共治

“绿色双11”与生态文明提升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但该加载“绿色基因”的,绝不只是双11。绿色发展,要的是长期主义;绿色物流,也不能只是应景动作。

绿色发展是未来永续发展的应有之义,而绿色物流则是绿色发展棋盘中的重要落子。正因如此,国家层面屡将推进绿色物流提上日程。

2017年,国家邮政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将绿色包装的重要性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并针对绿色包装推广的瓶颈——标准、成本、资源分散以及回收难点提出了对应的举措,以法律手段、财政扶持为可循环包装的大规模使用奠定了基础。

2018年1月,国办发布《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中,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绿色再造,推广绿色运输与配送。2019年3月1日,24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中,第十四条明确提出“加快绿色物流发展”,以绿色物流为突破口,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

推进绿色物流发展的社会价值与现实紧迫性,由此可见一斑。而要推进绿色物流发展、解决快递垃圾问题,不是要靠某一方“单打独斗”,还得靠全社会协作共治。

今年2月份,国家邮政局在去年实施“9571工程”的基础上,将快递业环保治理工作目标升级为“9792”,明确了几个指标——“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7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0%,新增2万个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这些目标的实现,急需社会各方相向而行、协力共举。

这其中,对包装类企业和快递物流企业来说,提升自我的绿色化水平尤显关键。拿快递物流企业来说,它们就应该意识到,比起快,绿色发展才是物流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实现物流业提质增效固然是长线发展的要求,将发展的“相框”裱在“绿色”的背景墙上也不可或缺。所以必须加快向低污染、低消耗、高效能、高效益的绿色物流转变。

对用户而言,更多地绿色收“货”,方能让社会有更多的绿色收获。利用好那些驿站和快递网点,将快递包装物等该“回箱”就“回箱”,也是对绿色发展的助益。

要而言之,绿色物流事关社会各方,需要全社会秉持共同体思维协力参与。快递污染的多方治理,既要靠企业自发行动,也要靠政策法规在前端的支撑,靠用户在末端的呼应。

值得注意的是,就推进绿色物流来说,需要高协同度的绿色基础设施。菜鸟从平台端搭建了智能化基础设施框架,但发展绿色物流、减少快递垃圾所需的共治架构,仍得接入更多主体,补上缺环,让绿色物流向全链路渗透。

某种程度上,菜鸟发起“双11绿色合伙人”,将绿色行动变得“人人可参与”,用意就在于增强协同度:拉低参与门槛,才能发动广泛参与。接下来,需要更完善的协同机制。

说到底,“绿色双11”的纯度,会检验绿色物流的成色,而物流新基建绿色化就是强力助推。而从长远看,绿色物流发展,还需政府、物流快递、电商及包装类企业等以协同谋共进,一起行动起来,形成强效合力,让绿色环保共识更加深入人心,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绿动力”。

□麦徒(媒体人)

(麦徒)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