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计算产业趋势,海誉科技携手华为发布私有云联合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网科学    2020-12-23 13:37
来源: 中国网科学
2020-12-23 13: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旦认清了数据资产的价值,把企业的数据安全交给系统去保证,就再没有什么可迟疑的了。毕竟,如果没有完整的系统保证,任何企业都很难以人力来确保信息安全的万无一失。

一家下辖140多家下属单位的集团公司已经为此做出了努力。为了增强对商密应用研发桌面和终端的安全管控,这家集团公司决定不再将任何源代码和设计文档存放在本地磁盘上存储,而是转将其放入涉密虚拟化系统中,以此来提高终端数据的安全管理能力。

在云计算市场成熟的大背景下,这种依托涉密虚拟化系统建设来确保企业数据安全,或者说核心数字资产安全的做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海誉科技参与到了该集团整个项目的建设中,在该集团总部涉密网络全部纳入该系统构建的涉密虚拟化资源池后,至今应用系统虚拟机数量规模已经超过了300台,保证了应用至今2万6千多小时的无故障运行。

参与项目建设的海誉科技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从事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软件产品研发及相关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海誉科技的官网上,能看见众多中大型企业相近的选择,例如国网四川分布调度中心,以及贵州广电网络公司等。

在这些企业中,一些从数据资产安全出发,一些从虚拟化建设成本出发;还有一些,则在终端安全的基础上,强调了终端的建设运管成本等。而这一切,也正是他们选择海誉科技所提供解决方案——VSIP虚拟化基础架构系统的优势所在。

VSIP虚拟化基础架构系统基于裸金属架构和全虚拟化技术,采用了全自主的虚拟化资源调度控制引擎,实现了对计算、网络、存储等物理和虚拟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与此同时,由于海誉科技云计算平台基于鲲鹏架构实现了软硬件自主创新,该系统充分发挥出了其在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高适应性等优势——这也是进入多样性计算时代后,整个计算产业在战略性业务趋势中表现出的一个鲜明特征。

2019年,由绿色计算产业联盟协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会员及相关单位发布的《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中,就强调了这种趋势的必然。

由于鲲鹏架构有着更好的并发处理效率,其在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Web前端等高并发应用场景中前景广阔。

IDC预测,未来计算产业发展方向必然是多种计算架构共存,云服务的普及将会加速这一进程。

显然,在鲲鹏计算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无论是海誉科技还是它的众多企业用户而言,要在这一趋势性的多样性计算时代中,选择出适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的基础架构与系统,已经不是难事。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海誉科技专利技术的FastRAP协议和高性能的鲲鹏处理器,该系统打造出了流畅高清的办公体验,很好地满足了众多办公应用的趋势性需求。

目前,这个解决方案已经作为华为与海誉科技构建的私有云联合解决方案对外进行了发布。

  海誉科技在2020年贵州鲲鹏生态伙伴大会中获得授牌

基于鲲鹏架构,整个VSIP系统部署架构由主管理服务器、虚拟化资源服务器、SAN存储和交换网络构成。在海誉科技和华为的联合调优下,VSIP系统具备了以上所提及企业用户所看重的众多技术特性。

尤其是在高安全性方面,VSIP系统基于三员分权管理,这一管理体系将超级管理员权限分配给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和安全审计员,这种“三员”相互独立、相互制约,配合管理的体系结构,可以有效地加强系统信息的安全管理,减少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由于VSIP系统支持AES、SM4等多种加密算法,该系统又得以进一步强化了对虚拟机的全生命周期闭环加密保护。

除安全特性外,众多场景在高可用性方面的要求也在VISP系统中获得了充分的满足。

因为可以支持虚拟机高可用调度功能,该系统提供了针对宿主机故障和虚拟机内部故障的两种高可用调度机制:

例如当运行业务应用的虚拟机所属的宿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系统在2分钟之内就可以启用高可用调度,将运行应用的虚拟机调度至其他宿主服务器上继续运行;

而当运行业务应用的虚拟机内部宕机或遭遇非法关机时,系统可以将虚拟机重新在资源池中调度运行,以确保虚拟机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目前,这套VSIP虚拟化基础架构系统已经是海誉科技云计算产品线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起了服务如大型企业、教育、医疗等行业用户,对服务器虚拟化、云数据中心虚拟化平台、高性能计算虚拟化平台、人工智能计算虚拟化平台的建设要求。

像海誉科技这样,基于看强鲲鹏计算产业发展趋势而投身产业大潮的ISV,如今已经遍布千行百业与几乎每个细分领域。事实上,包括ISV在内的众多生态伙伴,也都已经在硬件领域、基础软件领域、行业应用领域、产业政策、开发者体系和标准体系等领域内找到了适合自身进入产业的路径——生态已经让“鲲鹏”展翅。

(晓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