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邀你参与区域公共品牌名称网络投票评选活动!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0-12-31 16:26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0-12-31 16: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睢宁县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契机,正加快实施睢宁农产品品牌培育推广项目,重点打造睢宁县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品牌塑造促进本地农产品及特色产品加快发展。为此委托专业机构结合睢宁实际进行了精心策划,初步设计形成11个公共品牌命名方案,现面向全社会进行公开网络投票评选。

关注公众号“绿色睢宁”,后台回复“睢宁”获取投票二维码,长按识别即可参与网络投票活动。2021年1月4日-8日期间,每天均可投票支持你喜欢的睢宁区域公共品牌名称。11个睢宁区域公共品牌名称及释义如下:

1.睢农初品

——好物初成,新品尝鲜。

睢农:泛指睢宁农业及农副产品。

初品: 双关词汇,意指最初的产品,寓意自然而成,同时也示新品的意思,寓意自然而成的新鲜产品。同时谐音“出品”,着重强调区域产地。

命名特点:突出区域品牌的区域指向与产品优势,直观向受众传达健康可靠的农产品属性,通俗易懂,便于推广传播。

2.睢·心所遇

——睢宁好物,心之所遇。

一语双关:在表达睢宁人民用心做好产品的同时,也传递出愿广大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产品的品牌发展理念。

命名特点:突出区域品牌的品牌发展愿景。

3.宁品荟

——好物云集,精品荟萃。

宁:代表睢宁,区域名称及品牌产地,品牌的专属辨识元素。

品:一语双关,产品和品质的双重寓意。

荟:愿意为草木繁盛,隐喻品牌发展前景,同时“荟”也有聚集、会集的意思。

名称寓意:将睢宁的优质好物会集在一起向消费者展示。

命名特点:“宁品荟”简单易懂,将产地名称和产品完美融合,有着强烈的电商属性、互联网属性和现代农业属性。

4.睢宁悠礼

——心礼相赠,礼尚往来。

悠:与“有”谐音,同时也表达悠闲、怡情的意境,勾勒出睢宁的安然美、生活的从容美。

礼:厚德载物,以礼相待,用心产好礼。

名称寓意:“悠礼”谐音“有礼”,一语双关,睢宁客以礼相待,睢宁人有礼相赠。

5.九田部落

——物产丰饶,美丽多彩。

九田:“九”常表示最多,无数的意思,同时谐音“久”,有长长久久之意。“九田”寓意睢宁物产丰富,数不胜数,同时又谐音“久甜”,意指长久的幸福。

部落:通常指有共同的祖先、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以及居住在同一个区域内的居民群落,意指广大睢宁人民。

名称寓意:字面意指睢宁的物产丰富,谐音寓意睢宁人民的生活多姿多彩,幸福长久。

6.水尚良田

——黄河故道,水碧山青。

尚:与“上”谐音,也是其字表达尊崇、注重、希望之意,寓意睢宁人的对土地的品质要求。

良田:本意指土质肥沃的田地,代表着睢宁得天独厚的产地优势和健康自然的农副产品。

名称寓意:苏北水乡,黄河故道,水上有良田,用心产好物。

7.睢宁领鲜

——新鲜好物,领先一步。

领鲜:谐音“领先”。一语双关,产品保“鲜”和品质领先。通俗易记,便于推广传播

8.睢品天成

——合于自然,浑然天成。

睢:代表睢宁,区域名称,品牌产地,品牌的专属辨识元素。

品:一语双关,代表产品和品质的双重寓意。

天成:寓意未经雕琢粉饰,自然而成。

名称寓意:突出区域产品自然健康的原生品质,地域指向性与区域产品公用性兼备。

9.优悠水乡

——天赋睢宁,苏北水乡。

优:可解释为美好的、出众的、充足富裕的。

悠:与“有”谐音,也是其字表达悠闲、怡情的意境,勾勒出睢宁的安然美、生活的从容美。

水乡:意指睢宁为古黄河发源地,水系发达,水土富饶。

名称寓意:整体将一幅悠闲怡情的水乡画面和丰饶富足的一方水土景象通过名称传递而出。

10.睢水田园

——睢水安宁,大德务农。

睢水:睢宁县名字由水系睢水取“睢水安宁”之意而得来。

田园:意指田地和园圃,寓意生态自然的农产品产地。

命名特点:突出品牌的区域历史文化与区域产地环境。

11.古邳良品

——两汉三国古下邳。

古邳:雎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位于县域北部的下邳镇,是夏禹时的下邳国所在,同时睢宁旅游定位为“两汉三国古下邳,童画之都新睢宁”。

良:表现“善”、“良”、“美”、“好”的意思,如《说文》:“良,善也。”,后延伸为很、甚、极其等义。

品: 一语双关,产品和品质的双重寓意。

命名特点:突出品牌的历史文化积淀,地域指向性与区域产品公用性兼备。

睢宁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诚邀社会各界参与本次网络投票评选活动,支持睢宁农产品品牌培育推广及本地农产品及特色产品加快发展工作,期待大家的热情参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