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实习生 江月
“医疗废物处置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和最后一道防线,黑龙江省生态环境部门始终毫不松懈的持续抓好医疗废物处置的环境监管工作。从2020年12月30日黑龙江省新的疫情发生以来,包括新冠定点医院和医学观察场所,黑龙江全省共产生疫情医疗废物约2000 吨,全部得到了规范、安全处置。”1月24日,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第65场“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林奇昌介绍道。
划分管控风险等级、创新视频执法监管方式
早在2020年年底,黑龙江省疫情趋于平稳,整体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时,生态环境部门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对疫情发展做了提前研判和准备,将疫情医疗废物管控风险等级划分为“全省各地均为低风险地区”、“本地为低风险地区,省内其他地区为中高风险地区”和“本地区为中高风险地区时”三个阶段,对三种状态下的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定期报告制度、现场检查频次、备用设施启用提出了相应的工作要求。
自疫情发展之后,黑龙江省生态环境部门迅速进入疫情防控应急状态,针对疫情发展趋势,先后在2020年12月30日将黑河市,今年1月9日将牡丹江、绥化、齐齐哈尔市,今年1月16日将哈尔滨纳入了日调度管理,每日调度掌握各地疫情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处置量和处置设施负荷率,了解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提供指导帮助。
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多次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查看各地定点医院、医疗废物处理厂和隔离点现场情况,详细了解定点医院和处置厂收集暂存转运流程、处置能力和负荷率、工作人员防护措施,以及疫情重点地区村屯、社区、隔离点废弃物收、储、运等各个环节运转、处理等情况,现场答疑解惑,指出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对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集中隔离宾馆医疗废物管理、运转和集中处置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督导,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达到全覆盖、全链条、全周期闭环管理。集中和居家隔离场所产生的废弃物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的分类要求参照疫情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组织全省开展疫情防控环境执法检查。截至目前,黑龙江省相关市地生态环境部门采取视频执法等创新监管方式共计检查医疗机构446家(次),医废处置单位23家(次),留置观察点361处(次),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20家(次),饮用水水源地107处(次)。
针对本次疫情范围广、隔离人员多的新情况,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负荷率连续三日超过70%以上、存在医疗废物处置环境风险的市(地)人民政府的发送预警函。要求预警地市政府采取措施,及时启动并适时增加应急处置设施,做好应急处置设施运行维护,必要时开展新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购买进口冷链食品需要注意啥
近日,国内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检出核酸阳性,对于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装卸、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相关环节的从业人员,应该如何做好消毒和防护?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巍说,保证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装卸、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相关环节从业人员的健康是预防新冠病毒污染冷链食品的根本。建议从业者及相关人员要做好健康管理、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加强手卫生、加强防控知识宣传、要保持厂区室内空气流通和空调系统供风安全、要规范消毒、要及时上报。
冷链食品安全是公众很关心的问题。那么在选购进口冷链食品时需要注意什么?选购后该如何加工烹调?一旦接触了核酸阳性的冷链食品会被传染吗?孙巍建议在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食品;正确佩戴口罩,尽量不要到人流多的地方购物,保持安全距离;在整个购物购物过程中避免用手触碰口、眼、鼻;采购新鲜的食材;代购、海淘境外国家或地区商品,要关注海关产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和自我防护;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
在冷链食品买回家后在清洗加工时,要保持厨房和用具的卫生清洁,处理食材前要洗手,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冷冻冰鲜食品放置冰箱冷冻室保存,不要存放过长时间,与熟食要分层存放。厨房要保持通风和清洁,必要时进行环境和餐具炊具消毒处置。烹调食用生鲜食品时,加工烹调应做到烧熟煮透。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生鲜。未食用完已经烹调熟的海鲜及肉类,请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尽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食用后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食用时间、食品种类和食材来源等信息,以助诊治。
目前的消毒是针对食品包装表面,主要是预防在流通环节可能面临的接触感染的风险。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感染事件主要发生在低温冷冻食品的流通环节,如卸货、搬运等操作过程。做好消毒处理,食用进口冷链食品,风险较低。
绥化已启用隔离点126个集中隔离人员6684人
绥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郭建民介绍,截至1月21日24时,绥化市共设立隔离点134个,其中,已启用126个。共有房间7473间,已集中隔离人员6684人。
为提高隔离转运工作质效,绥化市卫健委迅速完善组织架构。组建“市—县—点”三级转运隔离工作组织。同时,积极拓展隔离房源,对潜在隔离点进行标准化改造,对2处宾馆进行突击改造,扩增隔离房间数量。
精细隔离转运管理。强化规范流程。梳理形成集中隔离点管理指南、转运工作方案、工作应急预案和隔离运转工作流程图,严格按照流程开展点对点、全闭合隔离转运工作。
提高转运隔离信息化程度。探索转运隔离工作信息化建设,开发绥化市集中隔离场所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正在对系统进行测试和完善。为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积极推广北极智能测温贴的应用。
新增确诊病例29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1例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刘彦诚介绍,1月23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确诊病例29例(其中,绥化市望奎县26例、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3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51例(其中,绥化市望奎县24例、哈尔滨市呼兰区17例、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8例、哈尔滨市香坊区1例、绥化海伦市1例) ,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死亡病例。治愈出院确诊病例7例(其中,绥化市望奎县6例,黑河市爱辉区1例),黑河市爱辉区确诊病例清零。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例(绥化市望奎县)。
从1月10日绥化市望奎县出现病例开始,截至1月23日24时,本轮疫情黑龙江省现有确诊病例382例,现有无症状感染者509例。
(李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