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融合·未来,与DIGIX TALK开启音乐文化之旅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2-04 13:43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2-04 13: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早在盛唐时期,日本就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诗句,意为虽不在同一地方,却共享一轮明月。日本与中国地缘相邻,自古交往不断,或许当你走在日本街头,你会发现许多繁体字都似曾相识,甚至一些地方饮食也与中国大同小异。文化同源对中日两国的影响除了表现在文字与饮食方面,也表现在音乐上。2月5日,音乐制作人叶云川在DIGIX TALK《唐宋文化在日本的传承》演讲中,分享了作品《荒城之月》的创作过程,带我们领略其中留存的唐宋文化印记。

  唐宋美学影响下的日本音乐文化

在唐宋时期,中日两国交织较为密切,日本的第二国歌《荒城之月》即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叶云川在演讲中介绍:“图中乐谱下横着的东西,在日语中叫Shakuhachi,中国称之为尺八,是日本的国宝级乐器。这一乐器源自唐宋时期,日本遣唐使和僧人来中国旅行,学会了这样的乐器,于是把它变成了最早由僧人做修行的乐器。”除了尺八,古筝、三位线、二胡、阮等乐器都有中国文化的影子,图中日本的乐谱更是传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字谱。

  艺术美感的形成:审美、品质背后的契约精神

具备艺术美感的不止是日本的音乐文化,还有日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音乐制作人叶云川对此表示:“审美就是少一点将就,多一点讲究,它是需要积淀的”在讲究的背后,涉及的是需要长时间积淀才能形成的审美品质和契约精神。大到建筑风格,艺术画作,小到服装和筷子的制作,无不体现了细致而强烈的艺术美感。叶云川认为,正是得益于日本从古至今对美好价值体系的继承,助推了审美、品质背后契约精神的形成。

  文化发展的未来走向:回归、融合与传播

文化的回归与传承是叶云川与中日艺术家创作《荒城之月》的初心,他在演讲中分享:“我们不保护,下一代人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回归,去找曾经我们的美好。”除了回归,叶云川认为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切的东西都需要世界联合的时候,那你能够脱开这个世界吗?不可以。所以融合几乎成为我们唯一的一个前提。”世界文化多元而丰富,只有开放怀抱,传承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演讲中,叶云川还分享了音乐创作的小插曲,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内容,不妨移步华为视频或滔客说APP观看完整视频。

  关于DIGIX TALK

DIGIX TALK作为华为终端云服务拥抱新知和多元观点的分享平台,为探索更多美好发声,广邀各行各业对美好有见解、有主张的嘉宾进行话题演讲,与观众一同探索科技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

视频内容每周五持续更新,可通过华为视频、滔客说和华为教育中心观看节目完整视频,还可通过华为AI音箱和华为音乐收听节目原版音频。

与DIGIX TALK 同行,发现更多美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