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学家在行动,与DIGIX TALK共同保护野生动物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3-05 15:18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3-05 15: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提到野生动物,你会想到什么?生活在野外或是具有攻击性?其实,在我们日常居住的城市中,也活跃着许多野生动物。3月5日上线的DIGIX TALK演讲《城市野生动物保护》,复旦大学研究员王放教授讨论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中,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关系何去何从。

一直以来,由于野生动物会产生攻击行为,人们对野生动物有着天然的恐惧心理。近一年来,疫情使以往的城市节奏趋缓,城市生态得以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城市之中,甚至走进城市核心生存圈,如上海生活着狗獾,深圳生活着豹猫,在西湖我们能看到鼬獾、果子狸......

但人们与野生动物之间距离感的打破,并没有消解人们内心的恐惧,一些“居民被动物咬伤”事件的发生,甚至加深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敌意。但实际上,“城市之所以是城市,是因为山水的庇护让这个生态系统既适合人,也适合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城市生活的美好象征,它们与人类、山川河流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野生动物的生存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在当下野生动物城市化阶段,如何建立人类与野生动物相生共存的法则呢?复旦大学研究员王放教授认为,短期来看,需要通过开会、调查的方式判断城市中哪些野生动物出现了行为偏差,以便于将其转移到更荒野、更自由的地方。长期来看,我们应该迅速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城市动物管理方案,通过全民参与的方式汇集每个公民的智慧,从而实现生物多样性管理,推动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同生存。

在这一管理过程中,复旦大学研究员王放教授成立了“公民科学家”项目,将复杂而艰难的科学项目分成具体可操作的细节,市民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加入其中,帮助科学团队完成数据收集、实验设计等内容。随着每个人智慧的投入,整个生物多样性管理得以向着更完善、有效的方向发展。

“生物多样性并不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目标,而是世界最根本的本质。”人们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消除对野生动物的恐惧,才能让人和野生动物长期共存,才能创造出更美好、更可持续的城市。保护野生动物,公民科学家在行动,如果你也想参与其中,那就快移步滔客说APP或华为视频观看完整视频,一起加入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吧!

  关于DIGIX TALK

DIGIX TALK作为华为终端云服务拥抱新知和多元观点的分享平台,为探索更多美好发声,广邀各行各业对美好有见解、有主张的嘉宾进行话题演讲,与观众一同探索科技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

视频内容每周五持续更新,可通过滔客说APP、华为视频和华为教育中心观看节目完整视频,还可通过华为AI音箱和华为音乐收听节目原版音频。

与DIGIX TALK 同行,发现更多美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