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回港上市确定 香港资本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

来源:中国网科学    2021-03-10 10:21
来源: 中国网科学
2021-03-10 10: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3月9日消息,百度(BIDU.US)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获准在香港发行股票。据此前媒体报道,募资额达35亿美元,并将在公开招股完成后挂牌交易。

这是继阿里巴巴(09988.HK)、网易(09999.HK)、京东(09618.HK)之后,又一家重量级中概股回港上市,而据媒体报道,微博(WB.US)、携程(TCOM.US)等中概股已经在回港路上,中概股“回流潮”背后对香港市场蕴含怎样的意义?

首先,百度等众多中概股的“回流”有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筹资金额是定义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指标,港交所在过去11年里7次摘得全球募资额桂冠,其中回归的中概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019年阿里巴巴回港二次上市一家募资就超过1000亿港元,占到港股全年融资总额的30%以上;2020年网易和京东两家回港上市的公司募资之和超过500亿港元;而2021年第一季度,快手IPO已经成功募资超过400亿港元,百度回港上市融资额也或将超过350亿港元。

可以预见2021年又将成为香港市场的募资大年。

其次,大型中概股的回归,还将优化港股结构、活跃交易、提升估值、增强市场的长期竞争力。

香港市场自诞生以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发展过程,形成了金融与地产长期处于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值占全部港股的比例依旧超过30%,但也形成了金融、地产长期估值处于低位的状况。

随着众多新经济领域的中概股回归,有望根本改变香港市场权重上市公司类型单一的现状,并且由于新经济公司独有的成长性,将会明显抬高港股整体估值。

第三,百度、阿里巴巴、京东、快手、网易等新经济公司不断涌现,还将提升恒生指数中新经济企业的比重,为香港市场打上代表未来的新经济烙印,构筑起新经济护城河,让香港资本市场能更好的行走于全球资本最前沿。百度回归香港上市可以让香港市场出现一只真正意义上底色厚重的AI标的。

此外,在源源不断的优质新经济公司涌入同时,港交所还与国际著名指数公司MSCI(明晟)达成协议,未来十年将推出一系列MSCI亚洲和新兴市场指数的期货及期权产品,这将助力香港成为亚洲衍生品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2021年3月1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布恒生指数史上最大调整方案:在2022年中前将成分股数目增加至80只,最终数目将固定为100只,同时缩短上市历史要求至三个月。调整的背景主要是为了改变恒生指数“偏科”严重的现状,以及其指数表现未能真实反应全球最具活力资本市场的定位。

而中概股的批量回归,为恒指改革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可能,让改革可以真正落地。

展望未来,众多新经济公司登陆港股,一方面体现了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的紧密关系,让内地成为香港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后盾;另一方面还可以将香港窗口作用充分激发,让国际社会和资本通过参与香港市场,关注和投资众多中国新经济公司,了解中国发展的最新进展,分享21世纪最具活力经济体成长的红利。

而百度通过本次回港上市,一方面丰富了自身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有望借助港股市场实现价值重估。

一语以概之:得到香港市场加持的中概股们未来之路会更加广袤光明,而拥有越来越多优质中概股的香港市场未来会更加繁荣昌盛,并且与内地一起形成全球最为重要的一极,为世界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陈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