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选课别急,先看看斑马思维课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3-12 10: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现在数学思维课很火,斑马思维课、小猴思维、豌豆思维等课程纷至沓来,家长们为了孩子教育也成了选课界的“拼命三郎”。作为教育行业专业撰稿人,前段时间研究了一下斑马AI课的斑马思维,今天就为大家解析一下这门课程。

课程体系解读

斑马思维课针对的是3-8岁的孩子。知名教育学家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四阶段”理论曾指出,3~8岁是儿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可以凭借象征性格式而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因此3-8岁的定位,符合儿童学习规律。

官方信息显示,该课程体系按孩子年龄及知识水平和能力划分为S1-S5五个级别,每个级别分别对应了不同的知识与能力培养。斑马思维课的课程覆盖6大知识模块和孩子9大思维能力,孩子可以通过课程学习16种思维方法。

从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来看,斑马思维课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另外,参照我国初、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就可以发现,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因此,3-8岁学习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为之后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当前不少家长热衷于数学思维课报班的重要原因。但斑马思维课程体验怎么样呢?

课程体验

斑马思维课S1阶段为例,具体谈一下这一阶段的课程体验。

首先,课程设置符合3-4岁孩子认知规律。从课程大纲中可以看出,斑马思维S1级别的课程分为了六大板块,分别是:数与运算、图形与空间、逻辑与规律、动手与益智、初步时间与规划、视听与记忆。而在S1级别的教学目标其实是建立数感,图形认知以及比较、分类思维的培养。事实上这一分类符合3-4岁孩子的认知特点。

不过从课程的安排来看,图形空间、数与运算、逻辑与规律占比较多,动手益智次之,生活应用占比最少。从孩子认知特点,图形空间、数与运算以及逻辑规律与幼儿园阶段的学习节点吻合度较高,同时对孩子数感与空间意识的提高意义重大。

从课程难度看,虽然课程内容涉及到了5以内的加减法及一些生活中应用问题,3-4岁孩子基本都可以适应。

其次,AI互动+专业老师辅导。斑马思维课的上课方式为在线AI互动教学,专业老师同步辅导的课程模式,具体课程中包括随堂测、生活中的数学、我当小老师、学习报告等几个环节。

在每堂课中,以有趣、有用的互动方式代入课程内容,而不是学习内容的强行灌输,比如生活中的数学,由真人老师出镜,视频的背景也非常生活化,如同一部情景剧,并将知识融会其中,让孩子在理解体会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与此同时,在每堂课中练习贯穿于每个环节,在其中人机互动以及与老师的互动渗透其中,比如随堂测中,练习题会有提示音,答错会有提示,答对会有鼓励;在我当小老师环节,会让孩子讲解练习题,然后由老师来点评。

再次,短时高频。短时是指每节课15-20分钟,高频有两方面表现,一方面一周五节课,周一到周三是新知学习阶段,周四复习课,周五直播复习课,课程紧密、系统性较强;另一方面,复习课比较集中,不仅是周四周五的复习课,在每两个月的最后一周,也就是第八周还会安排阶段复习,甚至上文提到几乎每堂课中练习与复习贯穿始终。除了课上的安排外,课下还有精美的随材辅助巩固。孩子可以在课下通过互动趣味性绘本进行预习或复习,这不仅有利于记忆力弱或学习跟不上的孩子对知识点的吸收与强化,而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意识。

总结

斑马思维课在课程设计上兼顾科学、系统、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并通过互动形式的多样化,保证短时高频,保障学习效果。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知识增长与能力提升是家长选课的核心考量标准。斑马思维课在这一点上完全满足家长的需求,但从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来看,这门课程不仅仅着眼于眼前的能力与知识培养,更注重更长远的习惯培养,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因此,对于孩子的学习注重效果无可厚非,但更要看中课程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斑马思维课值得信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