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AI课携手中国航天 弘扬中国航天精神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3-19 14:45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1-03-19 14: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语:记者18日从斑马AI课方面获悉,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即将来临之际,斑马AI课作为专为2-8岁孩子提供多学科在线学习的智能教育平台,将助力航天科普、为孩子们开启探索浩瀚宇宙的大门。

在国家大力发展航天科技的时代背景下,斑马AI课将围绕航天主题,重点在航天科普课程和科普教材开发等多方面开拓创新,希望在为孩子们科普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的同时,激发他们勇于探索和追逐航天梦想,为国家培养航天人才做出努力。

航天科普共创科普课程和教材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充满挑战,从1950年代起,新中国一代代航天人勇于探索、攻难克艰,相继创造了“东方红”、“两弹一星”、神舟飞天等航天奇迹;去年嫦娥五号顺利探月归来,为中国成为航天大国再添注脚;而2021年更是航天大年,“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天舟”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飞船等系列中国载人航天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将集中展现,这些新成果将让中国航天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作为少儿AI课教育行业的首创者和领导者,斑马AI课一直致力于将更好的教育带给中国2-8岁的孩子们。在国家大力发展航天科技的时代背景下,斑马AI课响应新时代需求,积极为孩子们科普航天知识和航天精神,让孩子们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为所有对航天知识有探索需求以及有航天梦的孩子们提供获取航天知识的平台。

据斑马AI课市场运营相关负责人介绍,斑马AI课未来计划展开系列航天科普项目,例如,航天科普课程和科普教材的研发创新等。

据记者了解,这套线上的航天科普课程内容全面翔实,不仅详细介绍了以杨利伟为代表的真实航天员如何选拔、太空训练和生活、太空试验探秘等有趣的航天知识;也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航天科技成就,未来蓝图等内容,为全国的孩子打开学习航天知识、探索浩渺宇宙的大门。

与科普课程相对应的科普教材研发也是斑马AI课未来内容创新的重点领域之一。据透露,这套集航天知识和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科普教材,将根据学科分为不同版本,孩子们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学习航天知识。

此外,斑马AI课市场运营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为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感受遨游太空的乐趣,近日斑马AI课还与“从这里飞向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互动科普展”(以下简称“航天科普展”)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

坚守初心 “斑马一代”种下航天梦

在线教育品牌为何会想要跨界参与航天科普?对此,斑马AI课市场运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8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需要了解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此次斑马AI课助力航天科普事业,就是为了帮孩子从小种下一个航天梦,助力培养科创和国际化人才。

据介绍,斑马AI课从2017年创立之初,就坚持“教育+AI”,在行业内独家首创“AI互动课+专业老师全程辅导”学习模式,已拥有英语、思维、语文、美术等多个学科。此前斑马AI课《基于人工智能的少儿教育发展研究》课题入选了“十三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成为首家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的在线教育品牌。

“作为少儿AI课教育行业的领导者,斑马AI课有责任将祖国强盛发展的精神成果传承下去,所以我们的初心是要做航天精神的传承者。”斑马AI课市场运营负责人表示,斑马AI课希望通过航天科普课和科普教材等内容创新,为中国孩子们提供学习航天知识平台的同时,弘扬和传承“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不懈追梦”等航天精神,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把关于航天的梦想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内心深处,鼓励他们勇于追逐梦想,不断拼搏,勇于探索浩渺宇宙,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

上述航天科普展相关负责人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中国“十四五”擘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其中就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而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保障和根本所在。斑马AI课积极参与中国航天科普事业,在弘扬航天精神的同时, 也是在为国家培养未来新一代人才提供助力。”该负责人向记者强调。

据介绍,未来,斑马AI课将作为中国航天精神的传承者、航天梦想的播种者,坚持“教育+AI”,持续发挥作为少儿AI课教育行业领导者在教研内容及AI科技上的优势,加强对航天相关主题课程、科普教材等内容产品的研发制作,培养更多孩子全方位的素养和能力,为培养新一代航天科技人才打好基础。并在做好航天航空科普工作的同时,传承、弘扬并践行好“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不懈追梦”等航天精神。

“斑马AI课将持续陪伴孩子们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追星逐月,逐梦太空。相信若干年后,这一批又一批带着航天梦想成长起来的‘斑马一代’,将有望成长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接班人,从这里飞向太空。”斑马AI课市场运营负责人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