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今年因抗疫期间表现抢眼而被外界广泛认知的华大智造,12月7日科创板IPO的申请获上交所正式受理。据了解,华大智造主攻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基因测序仪,抗疫期间其基因测序仪率先完成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组装,为后续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快速研制提供了关键性指引。随着华大智造上市申请的受理,意味着其有望跻身“国内基因测序设备第一股”。
招股书显示,据了解,华大智造注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以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行业提供实时、全景、全生命周期的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解决。截至2020 年9 月30 日,华大智造拥有员工1,578 人其现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3440%以上,在全球设立多家科研和生产基地,是全球三家能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之一。据了解,华大智造注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以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行业提供实时、全景、全生命周期的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解决。其现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40%以上,在全球设立多家科研和生产基地,是全球三家能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之一。
此前,测序仪的市场生产一直被两家美国公司Illumina、赛默飞世尔垄断。其中,Illumina是测序仪生产的绝对寡头,90%以上的测序数据是利用Illumina测序仪产生。这种被欧美寡头垄断的行业现状让国内中游的基因检测公司议价权受到极大限制,一旦测序仪、配套试剂提价,将使得基因检测服务价格发生较大波动。
2016年华大智造的诞生则打破了这个局面。在成立的4年间,华大智造保持每年推出一款新测序仪的速度,实现了五款测序仪的量产,形成了完整的高中低通量产品布局,并发布了新型一站式测序解决平台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在性能相同的前提下,华大智造的测序仪或试剂价格便宜一半,检测通量也更灵活。
实际上,作为基因测序设备上游的独角兽,华大智造拟IPO的消息在市场上传闻已久。而华大智造背后实际控制人为华大集团创始人汪建,和国内基因测序龙头上市公司华大基因系同一控制人旗下的关联公司。虽然华大智造与华大基因同属华大旗下,但华大智造定位存在明显区别,分别是先进制造和先进服务,并且因为疫情以及自身技术设备更新的原因,华大智造已加大外部客户业务拓展,与华大系企业的关联交易占比也在逐步降低。
此外,随着海外市场需求大规模增长,华大智造海外业务占比有了较大幅度提升,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以及2020年1-9月,公司收入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以外地区的占比分别为0.11%、2.66%、9.34%和68.81%。
目前,华大智造在全球服务累计超过10600家客户,足迹遍布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其更是凭借自主开发的DNBSEQTM测序技术,实现了基因测序设备的国产化替代,为国产测序技术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